生死较量缉毒线 西安市缉毒警单身智斗三毒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07:28 三秦都市报 | ||||||||
斗智斗勇,生死较量。这样来形容缉毒警察一点也不为过。张文民,西安市公安局缉毒支队二大队队员,在长达11年的缉毒生涯中,他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随着他的讲述,他和战友以及战斗在一线的缉毒警们在生与死、血与火中打拼的惊心动魄的画卷,逐渐在记者面前打开。 对涉毒人员要平等真诚
4月28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市公安局缉毒支队见到了这位英勇善战的缉毒民警张文民,他并不像记者想象中那样威武严肃,相反的,他给人的感觉是和蔼亲切。当记者把这样的感觉告诉张文民时,他爽朗地笑了,说:“其实很多人都说我不像警察,前几天我们走访那些被打击处理过的犯罪分子家属时,家属们都说我肯定不是一线警察,当我告诉他们我在缉毒一线干了十多年时,他们都很惊讶。”今年31岁的张文民高大俊朗,还有些书卷气,他开玩笑说也许是沾了自己外表“善良”的便宜,他做起涉毒人员的思想工作来,要比其他人容易,那些毒贩很容易就被他说服了。“其实就是要对他们平等、真诚,不要让他们觉得受歧视,还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这才是真正的秘诀。” 单身智斗三毒贩 来他办公室拿东西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我们张哥人长的潇洒,事情办得也非常漂亮。”谈起缉毒过程中的一些遭遇,张文民如数家珍,他特意提到了一次在甘肃执行任务时的经历。那是1997年的年末,只剩10天就过年了,缉毒支队破获一起贩毒案,缴获海洛因7.8公斤。这时他们得到消息,这个案子的上线在甘肃的一个小县城,大队决定把这个贩毒团伙一网打尽,于是张文民和他的战友们立即奔赴甘肃。要行动的那天晚上,民警们兵分两路,因为估计三名毒贩子很可能在“大头”杨某的家里,于是大部分警力都投入到杨某家那边。张文民和当地一个民警则在三名毒贩子经常吃烤肉的地方守候。然而事情并不像预测的那样,张文民两人在烤肉摊坐下不到5分钟,三名毒贩子就骑着摩托车飞驰而来。张文民顶着危险把座位移到三人旁边,他发现三人都喝过酒,神志也不是很清楚,稍稍松了口气。当地民警去叫其他警察了,考虑到一个人势单力孤,他决定要智取。张文民也要了一瓶白酒,装做喝得很多,其实都倒在衣服里了,准备伺机而动。等了5分钟左右,支援民警还没来,而三名毒贩子已经准备结账了。张文民装着摇摇晃晃的样子也去结账,趁其不注意把其中的蒋某用脚绊倒,杨某过来打张文民,他又很巧妙地让杨某也倒地了,店主以为几个喝醉酒的客人闹事,就过来劝架,这样又周旋了5分钟,拖延了时间,随后赶来的民警才将三名毒贩子制服。后来搜身时,战友们都倒抽一口冷气,三名毒贩子身上都别着一把匕首,这意味着张文民当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张文民说:“其实也没什么,我们每个案子都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既然做这个工作了,就顾不上想那么多了。” 缉毒硬汉的侠骨柔情 张文民有一个幸福的家。妻子是大学同学,贤惠能干,担负着家里的重担,女儿7岁了,活泼可爱。张文民说,自己每星期最多能回一次家,“女儿还是和爸爸亲,我每次回家她都缠着我不放,老问爸爸为什么不能在家陪她。”提起女儿,张文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提起妻子,张文民更多的是感激:“我的工资也不多,我爱人除了自己的工作,还要做兼职,来维持家用。这么多年她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想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也许坚持不到今天。” 张文民说,从干这个工作起,他从来没休过年假,接到一个案子连续两三个月不回家是家常便饭,虽然辛苦,但破案后的满足感让他有了坚持到底的理由。张文民还说,其实那些毒贩的家属也是受害者,很多家庭都是因为毒品破裂了。作为缉毒警只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减少这种不幸的发生,让社会少一些毒品,多一些爱。 本报记者 卢华 浩文 实习记者 毛蜜娜 实习生 徐文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