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陋习触痛成都人的“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05: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记者张魁勇) 本报推出的“创建文明城市,与我有啥关系?”专栏,对部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给予披露、剖析,并号召市民向陋习开战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连日来,数百读者打进本报热线表示,“真没有想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们的自身行为有这么大的关系!”本报的报道深深触动了市民的神经,大家纷纷在来电中谈感受、提建议、
举报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市民蔡先生说:“看了晚报的报道深有感触。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司空见惯、自己不以为意的不文明现象。”市民李先生坦率地说:“闯红灯、不排队、在公共场所抽烟,这也是我的‘恶习’,谢谢你们的提醒!”市民王先生表示:“揭开伤疤,才会永远记住痛!除去丑陋,让我们变美!”

  市民杨先生建议,对不文明的行为,不但要经常曝光,而且要加大处罚力度;市民聂先生说,对随地小便的恶劣行径,执法部门应对其重处并在报上曝光。

  此外,还有很多市民向我们举报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市民刘先生反映,成都理工大学后面东风渠两岸的住户把生活垃圾倒在河边,下雨涨水就造成了污染;市民李女士说,华西医大门口一些三轮车师傅在等客的时候,把鞋子脱光,脚放在车龙头上,不文明。

  特别提醒

  对创建文明城市有什么切身的感受和好建议,或者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请赶快拿起您的电话——86626662继续为您开通!

  成都人向十大陋习开战◎陋习六

  不让座心安理得

  记者目击

  时间:4月27日17:20—19:30

  地点:35路、83路、28路公交车上

  数据:三人有让座行为

  17时20分:在青羊宫站,记者和一位白发婆婆一起上了35路无人售票公交车。为需要特殊照顾人士准备的红座位被两男一女占据着,他们均对老人上车视若不见。记者小声提醒旁边的年轻男子:“你能不能给婆婆让个座?”此言一出,他竟然有些恼羞成怒,道:“那么多人,凭啥子叫我让?”

  18时25分:记者乘坐的83路公交车停靠西北桥站,上来一位60来岁的老人。老人上车后便艰难地挤到红座位旁边,然而,一个红座位上的一名30多岁的女子趴在前排靠背上打盹,另外两个红座位上的两名年轻女子在闲聊,无人做出让座表示。车开到下一站后,有人起身下车,只见老人身边一年轻男子身手敏捷地迈到了空位处坐下……

  19时:记者乘上了从火车北站出发的28路公交车,相同的情况再次发生。

  现场同期声

  16路车售票员杨小姐:我当售票员10年,遇到不让座的人太多了,少数乘客有时候你喊他让,他都不让。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小曾:没人给老年人让座的情况,我经常碰到。我发现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比较受优待,总有男的主动给她们让座。

  中年乘客郁女士:老人和抱娃娃的妇女无人让座的事多得很,我每次看到都很气愤,上次我还把一个不让座的人吼了起来:“看到娃娃哭,你还坐得住!”

  陋习病情诊断书

  姓名:不让座者

  年龄:二三十岁的居多

  症状:

  轻微者:没有让座意识,不知道红座位是什么用意,稍加提醒能知错就改。严重者:明知故犯,装做没看见,只顾自己舒服,得座且坐。病入膏肓者:无视社会公德,“老子又没犯法,谁说我,我跟谁急”。

  心理剖析 自私心理作祟

  陶教授(心理咨询师):一些人不愿主动帮助别人,潜藏的是这样的心理:帮助别人对我有什么好处?车上那么挤,站起来要受罪,还可能给小偷可乘之机——他们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愿让座。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人呵护,缺乏“换位意识”,不懂得替别人着想。不过,如果加以引导,他们还是很愿意帮助别人的。

  市民建议 加强道德宣传

  市民小邓:应对所有司乘人员加强教育,让其意识到为老、弱、病、残、孕等安排座位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

  市民张女士:公交车内尤其是无人售票车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有关人际互助公益广告。实习记者林林郑洋

  从细节做起 让文明更精彩

  曾颖

  我们已经评论过的各种文明陋习,绝大多数属于人们生活中一些暂时“无法”意识和克制的小习惯。无论是闯红灯还是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其解决办法,都是叫“停”——意义主要体现在“克制”上。而今天要谈的是在公共场所给老弱病残人士让座,则又上升了一层,中间还增加了奉献的意思。虽然这种奉献只是举足之劳,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也只不过是起立、站一会儿。但可悲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心甘情愿且身体力行地去为他人奉献这么一点爱心。

  于是,我们也就能看到以下的一些场景:在公交车上,某些年轻人旁若无人地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而其不远处,正有一位老年人很费力地站在那里;某些人在售票员或旁人提醒其让位时,与人脸红脖子粗地吵架恶语伤人;有个别家长,竟然会骂自己的主动为他人让位的孩子“脑壳有包”……看似小事,这一切却足以让人的心境受到极其强烈的刺激。很多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不舒服很久,严重的,甚至会对此耿耿于怀,成为一种心结。

  中国人历来注重道德教育。从小就会用极高的道德标准,把孩子们教育成为“圣人”或“准圣人”,让他们志存高远,成为道德楷模。而构筑理想社会的希望,也就寄托在人人都成长为这样的“高大全”人士身上——当一个社会所有的人都成为圣人的时候,哪还有社会风气败坏之说呢?

  但问题是,在注重高目标的同时,却忽略了细节建设。人人都背“望天书”式地记下了许多很高、很难实现的圣人级道德目标,却从不屑于从小事上着手去做。实际上,很多的文明陋习,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小之又小的细节——当细节与主题一旦发生错位,很多人在乐意只当“口头圣人”的时候,那些看似小而又小的陋习,便显得不小了。就像一部电影,主题鲜明正确,细节却漏洞百出,进而使得原本正确的主题,也受到影响。

  因此,挑战陋习,要求我们重新回到细节上来,从身边每一件生活小事做起:为身边的老人让座,向周围的人送上一个微笑……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认同这种观点的成都人越来越多。

  文明与和谐,因为有了可信的细节做支撑,将会变得更强大、更精彩!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