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人大附中“三破”传统教学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5日02:45 北京青年报

  高中生初中生同堂上课 课上随时“插话”提问“各色”实验室越来越多———

  高中生初中生同在一个教室上课,破了“学生分班级上课”的传统;上课中学生有问题随时插老师的话,破了“学生有问题课后再说”的传统;实验室挂上了虚拟科学、汽车驾驶模拟等牌子,破了“中学实验室只有清一色的物理或化学”等的传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教学、管理和实验上的“三破”传统,让老师教学有了压力,让学生学习有了兴趣。

  年级打破了学生听课效果更好了

  人大附中高二学生小杨和初二学生小阳,竟然在同一间教室里上同样的课。与低年级同学一起上课,小杨说上课的自觉性更强了,“我怎么也得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呀!”小阳对这种上课方式感觉很新鲜,“这种上课效果挺好的。有时想偷懒,看到高年级同学听课那样认真,自己就受到极大的鼓舞。”

  这种不分年级、班级的上课方式,已经经过几年的教学试点,目前正在学校的选修课中逐渐推广。“学校就是要给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尽可能地提供充足条件和机会。”刘彭芝校长说。

  课堂活跃了学生思考问题更活了

  这是一节语文课,内容跟鲁迅有关,但是课堂上学生却显得无精打采。上课的老师忍不住问:“你们今天怎么啦?”话音刚落,课堂突然变成一锅粥,学生们“闹”得不亦乐乎:“鲁迅太沉重,我们读不懂!”

  这种“闹哄哄”的现象,也出现在数学、物理等课堂上,学生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的那种“有问题课后再解决”的规矩。老师们说,学生上课随时“插话”提问,尽管课堂纪律有时显得“闹”些,但明显感觉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了。

  语文老师凌晟说,后来学生用两天的语文课时间到网络阅览室上课,查阅许多材料后还写了关于鲁迅的文章。其中8位学生评说鲁迅的作品,还入选了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

  实验室丰富了学生创新能力更强了

  走进人大附中的教学楼,记者发现这里的实验室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物理、化学等实验室外,还有一些“各色”实验室,比如虚拟科学实验室、汽车驾驶模拟室、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等。

  在越来越多的“各色”实验室里,人大附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被激活。随着每一个“各色”实验室的建成使用,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质提出了挑战。担任虚拟实验室实验教学的王琦老师说,不仅自己要具有较高的物理、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还要设计出各种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

  class=B14 colspan=3>

  作者:邓兴军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