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远征兵在缅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9:34 华商网-华商晨报

  讲述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实施南进战略,投入4个师团约10万人,在250架作战飞机支援下进攻缅甸,企图入侵云南。1942年2月,应驻缅英军请求,中国组成10万人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

  84岁的覃松老人,祖籍四川,曾是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先头部队中的一员,那时才20岁的他还不知道这批远征军10万人只有不到4万人活了下来。1944年前后他随军调到沈阳,从
此在沈阳生活。

  覃松老人还清楚地记得63年前5月16日的同古,“那是最惨的一场仗”。

  “告诉我娘,我回不去了”

  记者:战死了很多人?

  覃松:不知道死了多少,就知道前面很多人倒下了。一个炮弹就在我身边炸开了,我的战友罗世秀———秀姐的两条腿没了。

  记者:还有女兵作战?

  覃松:秀姐是卫生兵,炮弹过来时,她为了掩护我,扑到我身上……秀姐那年才22岁。秀姐当时拽着我的手说:我是成都市东大街叮咚井的,我还有个老娘,你如果能活着回去,就帮我告诉我娘,就说我死在缅甸了,回不去看她了……说完这话就死了,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

  记者:您后来去找她母亲了吗?

  覃松:找了,我写过信请当地政府帮着找,没找着……

  “受苦也不能跟父母说”

  1942年8月,第一期入缅作战以失利结束。覃松随散落部队步行4个月到印度。

  覃松:我们1万人一起走,穿过原始森林,到了印度后,我们只剩下3000多人了。

  记者:那六七千人是怎么牺牲的?

  覃松:饿死的、病死的、吃毒果死的。那困难都没办法形容,比打仗时还难受。

  记者:当时你们的粮食不够了吗?

  覃松:没了,子弹也没了,有人连枪都没了。

  记者:想你的父母吗?

  覃松:刚到缅甸时想家。那时候上战场就害怕,看到那么多人死了,就蒙了,飞机来轰炸都不知道趴下。后来不害怕了,都习惯

  了,也不想家了。

  记者:没给家里写过信吗?

  覃松:到了印度安顿下来,差不多每半年能写一次,就是告诉家里,我还活着,别担心。

  记者:受了那么多苦,没在信里跟家里倾诉一下吗?

  覃松:哪能写那些呀,我那时饿得煮皮带吃。写这个不是让父母在家里担心吗?

  1942年底,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北部改编为驻印远征军。1943年9月,驻印远征军反攻缅甸。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3月30日与英军在叫脉会师,战争胜利结束。

  本报记者 曹雯雯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