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工子弟学校将趋萎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12:37 扬子晚报

  52岁的凤良山从1993年创办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开始,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开办了28所民工子弟学校,先后接收了18000余名民工子弟,而凤良山本人也因此被冠以“民工子弟教育鼻祖”的称号。昨日下午,这位“大人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民工子弟学校将“肯定消失”!

  民工子弟学校居功至伟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进城市,民工子弟的教育成为当地政府和老家政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民工子弟学校出现了”,凤良山如此描述,他将民工子弟学校定位为一个填补空白的角色。

  1993年7月之前,凤良山是安徽六安市一名小学教师,而当年因难忍失子之痛,凤良山弃教出门打工,成为上海浦东万千建筑工人中的一员。42天苦力活之后,不少老乡纷纷劝其不如办个学校——他们的孩子基本上辍学在家。

  1993年9月1日,凤良山在上海宝山区一个垃圾堆上,创办了他的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学校当时一共有28名学生,分成两个年级,教室是凤良山在垃圾堆上搭建的两间棚子。学校受欢迎的热烈程度让凤良山始料未及,第二年学生人数便超过200人,而第三年,学生已激增至四五百人。“不得已”之下,1997年,凤良山租下了一座6层高的大楼作为校舍,校名也改为时髦的“民工子弟希望学校”。至此,凤良山颇为得意的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初具规模。

  随后,凤良山开始在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等地,陆续办起了多所民工子弟学校。据其介绍,高峰时期,华东地区有28所民工子弟学校的法人代表都是他,其中包括在南京下关、建邺以及雨花台的三所“良山子弟”学校。去年底,凤良山初步统计,他所培养过的民工子弟超过了18000人,学校教职工也达到700余人的规模,仅接送学生的校车就有60多辆。

  凤良山的办学经历印证了我国民工子弟教育的发展,这位“民工校长”昨日总结时表示:学校对民工子弟无愧,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民工子弟学校居功至伟!

  三大瓶颈制约学校发展

  民工子弟学校“先天”存在三大弱点,一是校舍、一个是师资,再加上一个安全。凤良山认为,正是这几大瓶颈极大地制约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

  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凤良山因为校舍问题无声无息地“消失”了4所学校,而每个学校当时都有千余人的规模。上海宝山区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办学几年,刚刚走上正轨,学校突然接到了要拆迁的消息,几经汇报但学校最终还是倒在了推土机下,千余名学生作鸟兽散。凤良山强调,这个时候是他最难受的。然而事实上,凤良山的每一所学校都面临随时没有校舍的危机。

  师资也是一大危机!凤良山介绍,民工子弟有四个显著的“不一样”:口音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家庭教养不一样以及学习基础不一样,而面对这些“不一样”无疑需要高素质的老师,然而民工子弟学校最难堪的也就在这个地方———学校最需要高素质的老师,而高素质的老师最不可能来到民工子弟学校。而另一方面,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学校也无法为老师提供多高的薪水,因此你也别指望徘徊在生计线上的老师能有多高的素质。

  凤良山最后提到了学生的安全,他说这个问题也是各个民工子弟学校最为揪心的,出现一次事故就足以关掉整个学校。然而,因为学校校舍本身就不规范,加上学生人数众多,教职工相对较少,安全问题又恰恰很容易出现。这一矛盾让人头疼不已,因此现实中,不少民工子弟学校都将精力放在了如何防止出事上面,教学质量自然无法提升。

  民工子弟学校趋于“消失”

  “民工子弟学校将来肯定要消失”,凤良山昨表示,“它只是一个过渡的角色“,随着国家的逐步重视以及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灭亡”在所难免。

  凤良山分析道,国家对民工子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城市教育开始逐步集中在中学阶段,大量的公办学校就读人数越来越少,民工子弟刚好可以填充进去。例如在武汉市,几乎所有公办小学都向民工子弟敞开了大门,其中城市生源的减少便是原因之一;其二,民工在城市打工苦难的经历对其自身也是一个教育,多子多福的观念正在为他们所放弃,生育观念变化的最直接效果便是民工子弟的减少,而没有了生源又何来民工子弟学校?本报记者 谷岳飞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