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她们是这样的——中日友好医院护士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7:5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 周婷玉

  白衣、白帽、打针、送药……一提到护士,首先浮现于人们脑海的不外乎这些描述。护士节前夕,记者与中日友好医院的护士们坐到了一起,她们和想像中的一样亲切、温和,但她们又有许多和想像的不一样。

  —一到放假就担忧

  当许多人在为假期的来临欢呼时,急诊科的护士们却在为它的到来而忧虑,因为假期对她们而言并不意味着放松,而是更紧张。急诊科护士长孙晔说:“任何时候急诊都不停诊,而且晚上、周末、节假日都是急诊的高峰,所以一到放假心里就害怕。”

  孙晔说,假期门诊放假,使得急诊的就诊量增加;另外,假期外出游玩的人多,聚餐喝酒的人多,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五一长假中,急诊科每位护士最少要值3天班,每天都有一位护士长值班,不值班的护士长则在家“听班”——24小时听电话待命,一旦有重大抢救或突发事件就要随叫随到。因为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孙晔多年前就有些神经衰弱,当了11年的急诊护士,睡前吃安眠药的历史就已有5年。

  吴建敏毕业后就在急诊科当护士,她说:“20多年来,很少能与家人一起共度除夕,从来没有休过‘黄金周’,外出旅游就更不敢奢望了。”

  ——没有时间紧张

  “昨天抢救了一个从19楼掉下来的民工,右侧上肢开放性损伤,腿部闭合性骨折。我们立即对伤口给予合理保护,避免感染,也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同时给予生命支持,一个小时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提到抢救,人们就会想到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一次近5个小时的抢救,在护士们的叙述中却听不出紧张忙乱,更没有惊慌,有的只是准确、专业的伤情判断和治疗方案。

  急诊抢救是急诊科护士的家常便饭,她们已经记不清抢救了多少危急病人,但是有一条她们却始终牢记,那就是“对急诊患者的护理必须争分夺秒,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佳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孙晔说,面对触目惊心的伤情没有时间恐怖,也没有时间紧张。只想着该做什么要做什么。经过无数次的抢救,她们练就了理性和冷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

  ——对病人柔声细语,烦家人说不舒服

  人们常会觉得护士很温柔,家里有个护士一家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然而现实会令不少人“失望”。人们会发现,护士们把温柔和耐心全给了病人,家属反而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急诊科副护士长许春娟说,护士对病人任何时候都是尽可能地忍耐和包容,而离开单位就不然了。对家里人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有时在商场、饭店等地方也会有点较真,“因为护士也是人,而且是女性,也需要宣泄情绪。”她说。

  手术室护士长李平一开口就让人感觉“干脆、利落”。她说,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手术应尽可能地快,所以“快”是手术室护士要上的第一堂课,动作快,语速快,反应也要快。护士之间已经“快”成习惯,而家人则常常会觉得她们不够耐心。她们对家里感冒的人只会说“吃点药、多喝水”,而对病人则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有关问题。

  ICU病房护士长左选琴告诉记者,有一次,儿子对她说:“妈妈,我的手拉了口子,你怎么不过来看看呀?”她的回答是:“不就拉个口子嘛,拿创可贴贴上就完了。”护士就是这样,面对病人时会本能地柔声细语,但是却烦家里人说不舒服。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