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自我繁殖”(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08:19 重庆时报 | ||||||||||
能够彼此吸引和分离 据报道,这种“自我复制”机器人是由以霍德·里普森为首的一个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研究小组研制发明的,据里普森称,这种机器人的结构非常简单,由4个边长10厘米的立方体堆叠在一起组成;每个立方体从对角线处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够旋转120度,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做出“弯腰”、“转身”等动作来改变自己的形状。 据悉,每个立方体方块中都有电脑芯片,里面储存了机器人的自身结构记忆和进行“自我复制”的程序,它就如同是机器人的“电子DNA”一般。此外,每个立方体都带有磁性,能够根据需要彼此吸引和分离。 2.5分钟“生出”子机器人 里普森向记者详细描述了机器人进行“自我复制”的全过程:首先,由4个立方块组成的“父”机器人会平躺下来,将自己最顶端的立方块放到工作台上,然后另外三个立方块会重新“站”起,转身从旁边的备用方块中取来一个立方块,放在刚才那个立方块上面。 “父”机器人不断重复着这样的步骤,最后叠加成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子”机器人。在复制过程中,渐渐变高的“子”机器人还会“弯腰”进行配合,帮助“父”机器人更快地复制出一个自己。 据《自然》杂志称,“父”机器人最长能够在2.5分钟左右复制出一个“子“机器人。当“子”机器人复制成功后,它也就继承并拥有了“自我复制”的能力,能够继续复制自己。从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它们能够永远生生世世地复制下去。 仍有缺陷,需不断“进化” 里普森称,通过改变立方体内部的芯片信息,机器人可以复制出各种形状和各种尺寸的自己。里普森的“自我复制”机器人还有着许多限制,譬如它们必须依赖别人向它提供新的立方块原料。不像活的生物体,它们还无法寻找材料或自己制造物质。 此外,由于程序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如果备用立方块不是在准确的时间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复制程序就会立即停止,机器人现在还不会去四处寻找备用立方块。里普森教授称,他们将不断改善机器人的“自我复制”能力,让它们越来越“进化”。 新闻链接 赞成观点:科学前景广阔 “自我复制”机器人的发明引来了各种截同不同的褒贬观点。一些人认为,“自我复制”机器人拥有广阔的科学前景,譬如它们能够用在对人类来说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例如战场或损坏的核反应堆,例如到外太空中去进行探险等。 反对意见:机器人将威胁人类 然而,里普森等人发明的“自我复制”机器人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人们担心这些“自我复制”机器人有一天会发展到像迈克尔·克里奇顿的科幻小说《捕食》(Prey)中的纳米机器人一样,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袭击。 沈志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