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西省350万农民走出家门闯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4:50 山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康梅芗米厚民)王向军,永济市栲栳镇田村村民,靠着“扯面”“饺子”赚来的两万元,现在是永济市建安装潢公司老板,固定资产几百万。几年来,田村,这个不大的小村子,靠简单的农村家常饭“扯面”“饺子”走南闯北,全村520名劳力就有430多名在外从事运输、建筑、馍铺生意,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6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近年来,我省像田村这样走出家门外出打工赚钱的农民越来越多,也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也把农村劳动力输出当做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等,各市市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是全力关注,可以说是全省上下形成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农民自发谋生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农民增收致富产业。仅去年一年,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4万人,超额完成14万人,是上年转移人数的4.4倍。农民人均增收45元,占到增收部分的19.7%。

  在省农业厅采访,一直主抓此项工作的科技处处长田伟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平顺县有2.5万人外出打工,年劳务收入1.25亿元,人均5000元,给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700元,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0%;灵石县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农民提供就业门路。去年全县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毋庸置疑,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山区,劳务经济正在成为我省农村新的支柱产业,也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也许有人会说,农民外出打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是让所有的人为之振奋,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各自为阵到今天的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劳务品牌输出,占领省内外市场,可以说是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五台的泥瓦匠、浑源的保姆、临猗的“蛋糕工”、临县的“的哥”、万荣的“防水工”,正在成为响当当的劳务品牌。以临猗孙吉镇在北京、天津加工糕点为例,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0多家,占领了北京火车站周围市场。他们带出家乡劳动力3000人以上,遍及北京、济南、西安、徐州、太原等大中城市。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于培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生动如斯。全省出现了一批品牌培训基地,如闻喜县的五四一技校、忻州的海运学校等,每年通过订单形式向外输出4000多名电焊工。培训专业有建筑、制造、修理、驾驶、电气焊、缝纫、餐饮、家政、计算机操作、裁剪等20多个,培训后输出率在80%以上。另外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农民不再盲目外出,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出去干得了,稳得住,才能挣到钱。广大农民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冬今春,全省参加培训的农民有50多万人,仅吕梁市举办各类专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2090个,参训人数达18.1万人。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清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