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松华坝“禁游”半月游人绝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1:53 云南日报
松华坝“禁游”半月游人绝迹(组图)
  自今年5月1日起,养育着昆明数百万市民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开始“禁游”,除因生产、生活和工作必须进入的外,其余人员和车辆不得入内。“五一”期间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看到昆明市委、市政府确实动了真格,把水源保护区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半个月过去了,“禁游”工作有没有流于形式,会不会只是“开头热”?松华坝水库现在怎么样了?14日,记者前往松华坝库区及盘龙江流域,对水源保护区的“禁游”、农民的生产生活及水源是否有污染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松华坝“禁游”半月游人绝迹(组图)
坝区只见村民自用车

  当日,记者驱车前往松华坝水库副坝,看到沿途都设置了许多禁行标志。一位守坝的经济民警告诉记者,副坝从2003年5月1日实行“禁游”后,不经许可任何人员和车辆都不能进入。今年5月1日后,这一规定执行得更加严格。当天虽是周末,但到副坝附近游玩的人非常少。

  从副坝下来,记者走进昆明市公安局水务治安分局松华坝水库派出所,值班的荣警官称,沿途都已设了禁令牌,上副坝的游人很少,只有外地不知情的游人会开车上来,经说明后都能理解。在昆明市松华坝水库管理处,刚从库区巡查回来的值班副处长告诉记者,自5月1日堵卡以来,“禁游”的执行情况比较好,基本没有发现违规的行为。

  记者看到,“五一”期间的车辆拦截点(马家庵第七自来水厂)往后搬了数百米,盘龙公安分局的民警和武警昆明市森林支队的战士正在守卡。现场执勤人员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盘查,从通行车辆登记表上看,经过的车辆几乎都是保护区内的小河、白邑等地的村民自用车。

  农家乐早已关门闭户

  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值勤人员向上级请示,经批准后才允许记者进入保护区进行采访。沿途记者看到保护区内的农家乐、餐馆、度假村等休闲场所生意惨淡,大部分已关门闭户。本报“五一”期间采访的那家“日月泉鱼庄”也已关门大吉,面对记者的是紧闭的大铁门;一家名为“清汤黄焖羊肉”的农家乐也已经拉下了半边的卷帘门,屋内空无一人。

  时至中午,记者一行竟然找不到地方吃饭。经过辗转,终于在保护区外找定一家“范家鱼庄”。鱼庄环境宜人,就是没人光顾。老板娘说:“从‘禁游’以来游人就少多了,报纸、电视上都说松华坝‘禁游’了,市民就误认为这里也不能来玩了。这里是松华坝水库的下游,不属于保护区的范围,但也受到了牵连,生意差得很。”

  路边小集市无人问津

  在小河村头,七八个农家妇女在路边卖早桃。见到记者的车,她们忙不迭地喊:“买点桃嘛,帮忙开个张!”她们诉苦说,山里除了种粮食就是靠种点水果瓜蔬卖给游人,过去每年每家都可以收入上千元,基本解决了孩子学费。今年“禁游”后,没有游人进来,往年每公斤卖3元的早桃,现在1.5元都卖不出去,成熟的水果大多只能让它烂在树下。

  在三家村坡头一个群众自发形成的集贸市场,几排水泥案板上放着的腌鱼、水果等货物被太阳晒得发干,摊位上摆放的名特咸菜“三家老酱”也无人问津。一个摊位的摊主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他们说,过去每天都可以卖掉一些东西,基本不给政府添麻烦,现在叫卖一天也难做成一桩生意,真不知今后怎么生活。

  专题意图

  保卫松华坝,就是保卫我们自身,保卫我们的子孙后代。

  松华坝水库是昆明目前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平均每天向昆明市供水45万立方米,承担着昆明市260万城镇人口50%以上的供水量。上世纪80年代,松华坝水质以Ⅱ类为主,后期曾出现Ⅲ类水质。1990年至1995年间,松华坝水质在Ⅱ、Ⅲ类之间波动,1996年到现在,水质均为Ⅲ类。目前,松华坝水质符合国家对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的要求,可以放心饮用。但是,加强对松华坝水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已刻不容缓。

  “现在还完全来得及,不能等问题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来解决!”省委常委、昆明市市委书记杨崇勇在调研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后强调。对昆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尤其是松华坝可能出现水质恶化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放任自流,必须以对260多万人口饮水安全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感,采取有力的措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水源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此,我们有责任搭建“话语平台”,了解坝区状况,追踪政府的保卫行动,探索坝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坝区力推可持续发展

  对于库区污染的治理,松华乡党委副书记贺红兵介绍说,在植被保护上,为减少村民烧柴,此前政府已经给每罐液化气补贴25元,村民自己每罐液化气只需支付不到50元;垃圾污染方面,乡里正在推广生态旱厕,主要针对靠近水边的回流村和三家村;目前正在考虑建设垃圾中转站,想办法对污水的排放进行控制,尽量做到少污染水源。记者在小河村看到,乡里计划的垃圾中转站地址选在村口,村民认为对环保不利,正希望有关部门在规划垃圾处理时,更加注重对村民的影响。

  据贺红兵介绍,盘龙区正在搞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区,希望少用或不用化肥,尽量多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创出生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如果过去只能卖1元一公斤的蔬菜能卖到3元一公斤,农户也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在搞生态农业区的同时,乡政府还计划大量植树造林,把农民培养成为护林工人,让农民养成一种“树是我们种的,山是我们守的,水源是我们护的”的观念,他们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但转变农户的观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准备找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搞生态农业,在种植之初就与农户签订合同,保价收购农产品,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松华坝”的品牌打出去,这样,农户的思路就会“上路”。

  彭波 黄红文 胡建芳 杨昕 张勇 (春城晚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