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做人云水风度 行医妙手回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1:38 新京报
  一代著名中医关幼波辞世,享年92岁。一生诊治患者无数,总结出“治肝十法’,被誉为”肝病大师“和“疑难重症的克星”。
做人云水风度行医妙手回春(图)
逝者:关幼波

  性别:男

  终年:92岁

  籍贯:北京

  5月13日21时16分,名医关幼波先生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北京中医医院离开了人世,享年92岁。他的家人和弟子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这位中医大师以高超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了无数患者的爱戴。他的追悼会将于本周四在八宝山第一告别室举行。

  琴棋书画皆为其好

  关幼波,出生于1913年4月,原名关霦.16岁时师从其父关月波学习中医,27岁独立行医,并改名为关幼波。

  年轻时,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关幼波左脚受伤粉碎性骨折,之后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因此,一根拐杖陪伴了他的后半生。

  他一生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在《一代名医关幼波》一书中有一幅插图,照片上描述的内容是关幼波在戏剧《雨碑亭》中男扮女装,其装扮惟妙惟肖,十分细腻。

  关幼波在绘画上极具特色,尤爱画牡丹,他认为“画中至圣是牡丹”,他画的牡丹“艳而不妖、丽而不冶”。关幼波的牡丹画法师从国画大师王雪涛,后者是国画《和平颂》中牡丹的绘画者。

  关幼波育有三儿三女,其中四人承袭父业从事医学工作。

  两手把脉四人抄方

  关幼波曾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市政协委员、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他尤擅治疗肝胆系统疾病,总结出“治肝十法”和以“化痰活血解毒”贯穿始终的治黄经验,被誉为“肝病大师”和“疑难重症的克星”。

  北京中医院给新闻媒体的文章中称赞关幼波“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皆无贵贱之分、贫富之别”。他一生究竟给多少患者看过病,谁也说不清楚。小儿子关西平惟一能清楚记得的是,每天排队等候父亲看病的患者排起了长队。

  关西平说,父亲平均每天要给数十位患者看病。在关幼波60多岁时,练就了同时给4位病人看病的本领。他分别用两只手把脉,诊断病情,然后由4位徒弟代为记下药方,效率奇高,最多一天能给200多名患者看病。因而,留下了“两手把脉,四人抄方”的美誉。

  年过九旬依然接诊

  关幼波时常对弟子们说:“治病救人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病人痊愈了是我最大的满足。”二女儿关弘波说,关幼波上年纪后,仍然每次接诊30个,但他经常要加号到50个、60个。

  巨大的工作量让关幼波感到很疲惫。关幼波的小女婿张洁勤说,很多次关老先生出诊回来,刚下车就一头栽倒在自己的怀里。“都是累的啊!”

  关幼波最后一次出诊是在去年3月。因为一次意外,关老先生摔伤了,他自感身体支撑不住了,第一次提出停止出诊,那时他已经91岁高龄。

  说话声音比病人轻

  “他一生待人亲切,从不摆架子,视病人如亲人一般。”这是关幼波弟子、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勇的感言。

  陈勇从1961年就跟随关幼波学医。他说,关幼波时常告诫弟子们看病时说话声音要比病人低,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

  陈勇说,一次,因为看病时自己的声音比较大,遭到了关幼波的训斥,“别那么大声问病人,审案呢?”

  关幼波的高尚医德赢得了患者的尊重。86岁的陈晓老人在得知关幼波去世后,在儿子搀扶下,拖着虚弱的身子到灵堂拜谒了关幼波,并在留言簿上写到:“难得的神医,人民的好医,群众心中的保护神。”

  云水风度容纳百川

  关幼波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胸怀宽广。

  “文革”时,一位同行因嫉妒关幼波,对他展开了报复,关幼波的家因而多次被查抄,他也被剥夺了行医的权利。

  而当这位同行病魔缠身时,关幼波摒弃前嫌,依然为其治病,并在床前服伺。最终,这位嫉妒关幼波的人被他的宽宏所感化,抱头痛哭。

  关幼波认为,做人要有“云水风度”。所谓“云水”是高如云、阔如水,强调的是要有开阔的眼界以及“容纳百川”的胸怀。

  本报记者 陈俊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