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圳12年扶贫培训回顾(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6:57 深圳商报

  共同富裕的创造性实践

  深圳12年扶贫培训回顾(上)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给中国富裕之路所做的设计。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首先富起来了。富裕了的深圳从来没有忘
记要实现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的宏伟设想。1993年深圳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在给予强有力物质支援的同时,着力在库区培训人才实施智力扶贫,从而在全国率先创办扶贫培训模式。这条路,一走就是12年。

  别开生面的支援从三峡开始

  1993年,三峡库区开始第一批大规模移民,国务院号召各地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帮助库区移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深圳市积极响应号召,对三峡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古语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对口帮扶的形式上,各省市有自己的做法和特色,有的给钱,有的给物,有的援建项目,有的进行“开发式”扶贫。在对中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圳市委市政府深深感到,对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项目援助,给钱、给物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困扰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改变落后面貌信心不足、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知识贫乏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干部培训入手,送去特区的思想,培训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精神、观念、人才、技术的扶持。1993年至1995年,深圳市共举办12期培训班,为库区培训了1200多名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用学员们的话来说,就是“培训库区干部,不亚于为库区引进一个大项目”。“通过培训,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迪……”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充分肯定了深圳的扶贫培训:“深圳的这个经验好。”湖北的领队用四句话表达了大多数学员的感想:

  “千里迢迢奔特区,一听二看三取经。不虚此行收获大,胜读内地十年书。”

  12年帮扶培训19000人

  在三峡库区的成功实践,拉开了深圳长达12年的扶贫培训道路,从未间断。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扶贫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市领导多次带队到欠发达地区调查研究,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出台“十五”期间扶贫培训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将扶贫培训的规模从原来每年免费培训1000人左右扩大到1500人左右。

  市委组织部经理进修学院等培训单位不断优化提高课程、师资等方面条件。充分利用特区的优势条件,系统传授经济管理理论,针对学员工作、思想实际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对在改革开放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现代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群等具有深圳特色的成功典型进行实地考察,并同深圳市的领导干部、专家、经理座谈研讨。

  顺应欠发达地区的强烈要求,深圳逐步把培训的范围从对口扶贫的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扩大到甘肃、宁夏、青海、内蒙、云南、新疆、西藏、江西、湖南以及本省的河源等地,培训对象从乡镇干部扩大到市、县党政领导、厂长、经理和农民企业家。

  认识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深圳的扶贫培训工作扎实有力,成为中国扶贫培训的主力军。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深圳市扶贫基金一共拿出2700多万元,为中西部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培训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共约19000人,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19000人,这个培训数字,占了全国扶贫培训总量的五分之一强。

  播下的种子已落地开花

  在中西部地区,参加过培训的干部自豪地称自己是“改革开放黄埔军校”的学员。贵州黔南州都匀市杨柳街镇党委书记仲苏黔在这里学习后深深感到:“观念也是生产力,特区的经验很受启发。”通过深圳的“窗口”作用,学员们开拓了视野,通过与深圳领导、专家的研讨,启发了他们的工作思路。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镇长陆述魁借鉴深圳华侨城开发的经验,带领镇上的干部群众把该镇的明、清古建筑清理、整修,发展家乡旅游业,接待不少中外游人,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深圳市的扶贫培训,是在西部地区播撒新的种子,这是希望的种子,是脱贫致富的种子。”四川广安县的一位负责人说,参加培训的干部在思想解放、依法行政、招商引资、争取项目等方面比过去有了较大改观,通过培训回来的干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推进了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他希望对口扶贫培训能继续坚持下去。

  这些年来,深圳一共为贵州培训了5000多名干部,是受训人数最多、受益最大的地区。贵州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华祥在接受采访时说,加快中西部开发,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人才储备量相对较少,人才的引进相对有困难,比较明智的做法是立足现有人才培训。深圳率先发展起来为内地培养干部,这项工作是“抓到了点子上”,是“办了大好事”。

  智力扶贫方兴未艾

  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圳正在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去年,经理进修学院创造性地推出了研究型进修培训新模式,重点为对口扶持地区培养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每年由黔南、毕节组织选拔有一定研究能力、45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每人带着与自身工作紧密联系的研究专题来深圳进修学习2~4个月,既有授课、讨论,又有调研、考察,最后还有专家评审和学员答辩,使他们既能系统学习知识,又能紧密结合工作,切实实现学以致用。

  李鸿忠同志在前不久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发出特区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动员令后,市有关部门再次加大了创新培训方式的力度,提出要密切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根据各地的热点和难点,陆续开办旅游管理专题培训班、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产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城市规划与建设等一系列专题培训班。同时,要转变此前只是各地学员单方面来深圳培训的固有模式,发挥我市师资水平较高的优势,选派专家教授去一些欠发达地区“送教上门”,让西部地区更多的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有“充电”的机会。另外,普及型培训将继续开办,努力使欠发达地区的乡镇领导干部普遍接受一次培训,促其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提高素质。

  智力扶贫方兴未艾。勇于改革创新、乐于贡献经验的特区人,未来还将继续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干劲的带头人、领路人。通过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深圳经济特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必将日益深入,共同进步。::772)2)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周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