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改造何奈隐没街市风情 柳州小街小巷改造喜中有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8:27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记者岑琴何继权柳州决定投入资金对市内90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目前各城区的小街巷改造方案正紧锣密鼓进行。那么,各城区的改造思路有什么不同?群众对改造还有什么想法?本报4月11日曾报道,柳州市政府今年决定投入2000万元,各个城区按1∶1的比例配套出资,计划对90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今报公布的90条街巷名单,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记者日前了解到,经过1个月的踏勘,各城区投入改造的街巷名单已敲定,与原定的一样:城中区18条、鱼峰区22条、柳北区35条、柳南区15条。
各城区都已提前进入角色,开工改造了部分路段,其他的也在紧锣密鼓地做设计方案。据了解,柳州市如此大手笔地投入资金改造小街小巷还是头一回,目的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城区的小街巷改造计划书中都提到“修路”、“修排水沟”、“修路灯”、“绿化”几项。那么,各城区的改造思路有什么不同?群众对这样的改造还有什么想法呢?

  集中解决“老毛病”

  其实,在改造计划得到有关部门批准以前,各城区早就动了起来,先期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严重的街巷开展施工。目前,正在动工的有城中区的斜阳路西城巷西段、青云路,已经完工的有曙光东路(文惠桥以东);鱼峰区最先实施改造的屏山大道北一巷已竣工,即将改造的有颇家巷、光明路、华庭苑门前、蝴蝶山路西一巷及支巷、钟厂至国泰花园等;柳北区已动工的有北雀路西一巷(沙子巷)、红碑路北二巷,即将改造雅儒路东五巷、秦拱路等;柳南区西环路丝绸区巷尾改造已竣工,已动工的有宏都社区、红桥路,磨滩路北段也将于近期动工。记者了解到,在柳州市政府的资金尚未到位之前,各城区已将部分款项拨入城区建设局账户,把一些急需改造的路段先搞好。像柳南区和鱼峰区,最早改造的都是一些容易形成内涝的路段,以免雨季居民生活再受影响。鱼峰区的屏山大道北一巷,每逢下大雨就会“水漫金山”,居民尝尽内涝之苦,经过1个多月的施工,排水沟修好了,路面铺好了,再下雨时居民就可高枕无忧了。柳南区的西环路丝绸区巷尾原来是一条死胡同,52家住户围着的一块空地上长满了杂草,下雨时低洼的空地就成了水塘。最近空地上的杂草被铲除,硬化为水泥路面,其下的排水沟也改为30厘米宽,50厘米高,并铺上了盖板。鱼峰区根据群众反映,还将“超范围”解决一些不在计划之内的问题,如在西江路北一巷、天山路一区增设防撞护栏,配合交通安全整治。

  “改造”陋巷喜有忧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鱼峰区屏山大道北面的颇家巷采访居民。对于巷子要改造一事,居民早有所闻。家住227号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他1958年就在这条巷子安了家,当时有许多到太平街做生意的把牛车停放在这里,弄得这里一地牛屎,所以和谷埠街大同巷一样被戏称为“牛屎巷”。之后经过两三次改造,但最近的一次改造距今也已有10多年了,路面已有很多地方严重损坏,众多支巷的排水沟也不畅通,经常有污水流到路面。他希望这次改造能把巷子的出入口加宽,方便车子出入。另外,他还希望在巷内多种树,让老人家可以在门口乘凉。记者注意到,鱼峰区对该巷的改造也安排了绿化的内容,应该可以为巷子增添不少绿色。与太平街相交的光明路也是鱼峰区重点改造的小街。中午时分,路边沿街门面的小吃摊很热闹。在102号自家门面摆摊卖甜品的周大妈告诉记者,改造道路好是好,但应该方便小吃摆摊,这里好歹也是柳州小吃比较集中的老街。而在其家门外摆刘乐仙凉茶的赵女士则担心,道路改造后自己没有地方摆摊了,她认为小街巷应该留有小吃摊生存的空间,否则老街就没有“味道”了。根据记者的了解,大多数居民都希望自己所住的小街能保持一定的特色。他们认为自己长期生活在小街里,对那里的一砖一瓦都有了感情,大多数人都不愿搬迁到别的地方。家住广雅路北一巷的覃先生提到了一个少有人注意的问题。他说,经常有朋友来访找不到他家,主要是因为巷子没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每次让朋友上家里来玩,都得提前说好见面地点,到巷子外去接他们。覃先生说,这次改造如果能把巷子弄得漂亮点,再有一些明显的标志就好了。记者在颇家巷、光明路采访时也听到类似的反映,如颇家巷与古代一个叫颇猛的大将有关,附近赵家井的得名也和巷内的赵家有关,而光明路以前叫张罛路,是纪念明代的柳州籍贤臣张罛的,如果这些街巷都能利用小雕塑、小牌匾等介绍这些历史知识,不光是居民长见识,估计还会成为“旅游景点”呢。

  资金有限用“便民”

  记者采访时发现,柳南、柳北两个城区的小街巷,以前位于城市外围,并没有太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因此,在改造的计划中,这两个城区鲜有考虑小街巷的人文、历史特色的。而城中区和鱼峰区有一些历史久远、掌故颇多的小街巷,在民间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这次的改造计划中,城区建设部门想到的大多也只是“便民出行”,最多再多种点花草,算是“美化环境”。记者将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些居民的想法,分别向各城区反馈,得知要做到那么“完美”的话,城区也有自己的难处。“目前,最主要的考虑就是把路修好,方便居民出行,其他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少考虑。”鱼峰区建设局一位负责人说,就他们现在所管辖的工作而言,“三项整治”要钱,“穿衣戴帽工程”要钱,改善郊区基础设施的“近郊会战”要钱,而且有的比小街巷的改造花钱还多。所以,目前出台的改造计划中,街巷的特色营造不在方案中加以考虑。在采访中,各城区建设局的负责人都表示,此次资金是由柳州市政府投资一部分,城区再拿出相同比例的资金来投入,而市政府的投资是固定的2000万,各城区只能根据这一数额“配套”,能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大。

  风情街市少“柳味”

  虽然本地居民对小街小巷的要求不高,但外地人对它们似乎反而有“想法”。这是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的一个重要信息。“五一”期间,家住跃进路的莫小姐接待了一位来自广州的朋友,该朋友在大学任教,以前对柳州比较熟悉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和“柳州木”以及柳宗元相关的常识。为了招待好朋友,莫小姐绞尽脑汁想带朋友到各处景点去游览,但想来想去总觉得有点“拿不出手”。朋友到达的当天,莫小姐决定先带他们吃一些柳州的特色小吃后。她们从文惠路步行一路走去,想到“五角星”附近吃东西。那朋友看到文惠路开满紫荆花,感叹柳州很漂亮,莫小姐忐忑不安的心这才稍微平静了些。她们走进中山东路旁的黄竹巷,发现了一家螺蛳店,便进去品尝了香味扑鼻的煲螺。那朋友大赞柳州小吃有特色,他还发现黄竹巷特别安静、古朴,是旅游者感受地方特色的好地方。之后,那朋友反复问莫小姐,柳州还有没有这样的小巷子,他想花几天时间好好玩一遍。他认为对旅游者来说,小街小巷的风情印象最深,因为繁华商业地段全国的城市都差不多,没什么玩的。莫小姐告诉记者,她因为发现柳州有特色的小街不多,之后没有再带朋友去钻巷子。但她得到不少启发。她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都是由这些小街巷体现出来的,现在柳州对小街巷开展大规模的改造,不考虑保留特色,营造独特的“街市风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广州的西关大屋,上海的里弄石库门,北京的胡同等,都被列为当地的旅游景点。柳州在大量的骑楼被拆除后,剩下的就是一些尚保留着一些当地特点的小街小巷了,再不保护好,以后的旅游资源会更少。

  人居环境试营造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其实城区建设部门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囿于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实施。城中区的老街道比较多,这次被列入改造的曙光东路及曙光中路,就是历史文化特色比较突出的两条道路。但是,在目前公开的改造计划中,也是仅作路面、排水、路灯、绿化方面的修修补补。记者了解到,这里目前尚存中共地下党开展革命斗争的遗址,明清古城墙遗址等,但目前大多已残破不堪,如何对它们加以保护,突出其特色,改造方案并未提及。城中区建设局一位负责人说,其实他和不少人的想法一样,希望辖区的街巷特色更加鲜明,得到更多的保护,但由于受资金限制,以及和目前的一些开发项目、规划项目协调困难,很多想法难以实施。当然,各城区在现有的条件下也作了不少的努力和尝试。如柳北区建设局的一位领导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对广雅路北一巷的改造方案,就特别强调“人居环境”的营造。他说,虽然这里不是历史文化街区,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出特点还是有可能的。如他们决定利用街边的铁路护坡,搞大面积的绿化带,在上面布置几何形的图案,这样整条街就亮了起来。与之相对的临时门面,如能拆除搞成通透式围栏就更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那里的群众住得更舒适,更温馨,而不是仅仅考虑把“硬件”弄好就行了。这也是今后改造旧城区的新理念,无须大片大片地拆,也能建设出和谐、漂亮的城市环境。

  作者:岑琴 何继权

  (来源:新桂网-南国今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