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长沙地标设计首次请市民作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08:32 红网-湖南日报
长沙地标设计首次请市民作主(组图)
长沙地标设计首次请市民作主(组图)
  本报5月16日讯(记者刘凌)长沙打造文化名城的扛鼎之作———滨江文化园的建筑设计方案今天正式在田汉大剧院向社会公示,市民们可以在5月16日至29日期间,对滨江文化园内的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的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据悉,就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向市民征求意见在长沙市还是第一次。

  长沙滨江文化园是长沙市委、市政府为打造长沙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而将倾力建造的具有“时代性、标志性、地域性”的建筑群。它选址于新河三角洲,西滨湘江、北临浏阳河,东南为正准备建设的湘江大道北段,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2万平方米,图书馆2.5万平方米,音乐厅1.5万平方米。

  据了解,为了让这一文化地标性建筑“配”得上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景观,长沙市不惜重金面向全世界征求建筑设计方案,此次公示的两套方案就是历时一年多时间,经国际性设计竞赛、专家评审、政府审查后,从中遴选出的较为成熟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完善设计,市政府决定将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汲取民众智慧。市民如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在现场填写意见表,也可以书面形式向市建委反馈。

  :长沙滨江文化园建筑设计方案

  方案二:

  总体思路:总平面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五行论”,项目中的酒店会议中心、图书馆、音乐厅、高级公寓和博物馆分别对应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根据周边环境用地条件及项目特点,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呈品字型布置在基地北侧,让最重要的建筑有最好的临江面。

  音乐厅:“音乐如水”,音乐厅坐落在整个三角地块的最尖端,两面环水。由大、中、小三个音乐厅组合而成,演绎出“三滴溅落于滩头的水滴”的意象。并通过表面虚实的强烈对比,幻化成三片白帆向水面迈进。主体音乐厅高40米,长约90米,宽50米,呈卵形布局,内含一个容1600座的音乐厅。观众厅的休息廊向江面展开,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能直接观景。

  博物馆:“历史是一本石头的书”。石头成为表达历史的最佳元素。方案1:用最直接的、最形象的表达,将博物馆的三个主要区域浓缩成三块形态各异的原石。方案2:两根空间上首尾相接的条石,环抱中央的蓝宝石。博物馆平面布置为矩形,内含三个功能关联的功能馆———历史馆、美术馆以及城市规划馆,建筑分三层高24米。

  图书馆:用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三本书———“楚辞”、“海国图志”、“毛泽东选集”层层相叠,砌成书山,沿水一面筑以“路径”(一直到顶的大台阶),台阶自下而上,宽度渐小,再辅以“书林”(沿途装饰的柱阵),意喻求学路的艰辛和不平坦。图书馆的平面也为矩形,分四层高24米,大台阶以下为书库,一层为大厅,其上三层为阅览室,并直接面向江面。公示方案效果图鸟瞰。本报记者刘建光摄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