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填报志愿不能总是把风险留给考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0:00 温州都市报

  高考咨询热线一开通,铃声就响个不停。尽管珠海市教育考试中心、珠海市招办等专业人士耐心进行解答,但打进电话咨询的考生家长,还是普遍反映说为孩子填高考志愿很头疼。(5月16日《珠江晚报》)

  中国的考生,不仅学得累,而且伴随的还有高考报名的“选择之累”。

  第一,要掌握本年度的国家、本省、本地区的招生政策,比如哪类院校、哪些专业的招生限制,哪些生源又有哪些照顾等;第二,要搞清楚一些重要术语和相关概念,比如什么叫一批录取,什么叫二批录取,什么叫调档线,什么叫录取线等;第三,要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名额、近年的调档和录取分数线、第二志愿的录取比例等相关规定;第四,要掌握考生的总体成绩及各科成绩结构、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第五,要根据今年考题的总体难度,来估算自己在区级和市级的排行位置,而决不能仅凭分数及目标校历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来填报志愿;第六,在志愿之间还要适当拉开档次,否则第一志愿落空,就有所有志愿全落空的“坐滑梯”危险。而这档次到底拉多大才合适,又全看分析判断能力了。所有这些劳神费力后,填报的志愿也不过是精心投下的“赌注”,特别是那些处在某个档线的边缘、上一层有希望、下一阶心不甘的考生,因报考、应考、录取过程的诸多变数,使其紧张与焦虑不亚于高考本身。

  考生选择学校,是以填报志愿的形式来实现。考生、家长万一对各种因素没能分析透,损失都是自己的。而学校选择学生,则是根据报考学生人数、统考成绩总体情况来确定录取分数线。因而分数线永远是由学校控制的“水上船”,再加上还有第二、第三志愿的考生作调节,所以绝大多数学校都握有绝对的选择主动权。

  在通讯、网络运用已十分普及的今天,在考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大范围“双向选择”,在技术上应该不是什么难题。“把风险留给考生”的考试制度,实行多年难以改变,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制度设计到底体现“以考生为本”,还是“以学校为本”的管理理念上。马龙生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