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科普创作“叫好不叫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15:47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5月21日电(记者刘元旭)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书市上,科普作家和出版界人士指出,新世纪科普创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从公众启蒙到公众理解的跨越。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科普出版物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水平的科普作者;科普作品写作形式陈旧,缺乏时代感;科普观念落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
赵炬指出,中国的科普创作常常陷入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导向的提倡与读者的懈怠和无趣构成巨大反差。

  中国科技馆研究员朱幼文透露,相关调查显示,1996年中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为总人口的1.3%,2003年约为2%。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7%,10年后达到17%,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被拉大的趋势。200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还有约50%的人相信求签,约20%的人相信相面。

  据统计,2001年,中国全年出版发行科普读物总量为2800万册,相当于约50个人全年才拥有一本科普书籍;而在美国,仅《美国国家地理》一本杂志,每一期的发行量就超过1000万册。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科普的创作和出版,几十年一贯的模式把原本活生生的科普搞得十分呆板,甚至请院士写的科普也被那种模式板结了。赵炬说,传统的“科普”概念,立意较低,带有浓厚的“扫盲”色彩,习惯于将“科普”的任务简单等同于具体科学知识或结论的灌输,只满足于知识和技术的灌输,而大大忽略了科学方法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至于很多人处于“有技术却不懂科学”、“有知识却没有文化”的状态中。

  《文汇读书周报》主编指出,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科普图书基本上还是局限于20世纪60年代的创作和出版理念,沿袭着前苏联作家米-伊林所创设的体例和编写思想。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在60年代为科学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但进入21世纪,其局限性就表现得特别突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科学技术本身体系的复杂化,简单的答疑解惑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新知识的渴求。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说,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知识面前,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不仅要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科学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专家指出,进入新的世纪,科普创作必须既注重知识的沿袭性,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发展性和探索性,写作体例、风格和理念与时俱进,努力使科普作品“叫好又叫座”。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