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周·声音』(2005年5月22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13:47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逍遥津

  5000字长信唤不回贪夫

  丈夫沉迷于钱色,结婚20年的妻子在多次劝说无效后,写了长达5000多字的长信告诫。可惜,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原庭长廖庆一,却把妻子的忠告当成耳边风,仍然串通情妇及案件当事人炮制了一宗假案,鲸吞了100多万元的执行款,最终涉嫌枉法裁判罪,被押到法庭受审。

  让妻子发现身为领导干部的丈夫有违纪违法苗头时,就及时提醒、猛敲警钟、促其纠正,这就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夫人反腐”。

  不难看出,廖庆一的妻子倒是个“贤内助”。当发现廖庆一经常不归家,一到周末就忙着出差到南宁和“当事人”接触时,身为教师的妻子黄某就有所察觉,并一直对他“劝告”和“警示”,还先后写了几封信给丈夫劝他悬崖勒马,其中有一封信长达近5000字。可这对于财迷心窍的廖庆一来说,只不过是春风过驴耳!黄某除了眼看着丈夫对自己的忠告置若罔闻、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以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反腐,最终要靠刚性制度,要靠对制度的刚性执行。让“夫人”来把好“廉政门”,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是“5000字长信唤不回贪夫”带给我们的启示。

  王威《潇湘晨报》2005年5月16日

  9龄童的“遇劫理论”

  四川成都有位9岁男孩,半个月内在离学校不远的同一地点,遭遇了一位骑自行车男青年的3次抢劫。当家长知道后,这位小男孩还向家长讲出了一番“遇险不求援”的“理论”:对方骑着自行车自己不能跑;对方知道自己就读的学校,如告发可能遭报复;应该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不能冒险喊叫求救;自己早晚会长大,因年龄小被抢是暂时的。

  9龄童遭遇抢劫,不仅不求援,还讲出了一番“遇劫理论”,让家长深感吃惊。就连笔者对这位9龄童的表现也觉得可圈可点,一位小学生路遇抢劫,不仅没被吓住,且有独到的处置见解,真是难能可贵。

  一位9岁娃娃,信守生命第一原则,这是十分重要的人生理念。一个人遇到危险,可能要遭受损失,但不论什么样的个人损失,都没有生命重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别的存在毫无意义。一位9岁男童能懂得这样的道理,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样的认识是正确的,老师、家长及社会,千万不要否定这位9龄童的积极认识,误导小学生“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那样无疑是对生命的轻视。不仅是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社会也应支持遇到危险时,在不能积极避险的情况下,应把保全生命放在第一位的观念。

  赵光瑞《三湘都市报》2005年5月16日

  好警察?坏警察?

  这段日子,“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一案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事件。

  引发我感慨不已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后,双方单位的“善良”人士对当事人的评价和对事件发生根源的剖析。他们竟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各自一方的当事警察是“好警察”。

  这番评价和剖析令我震惊。我在想,“好警察”都能打死“好警察”,那么不好的警察又是怎样的一副嘴脸?如此“好警察”离真正的好警察到底有多远?在我看来,“好警察”打死“好警察”的根源,一股脑地都推给“激情”承担恐非恰当。

  如果一个受过公安和司法部门长期教育、一个经过严格训练、一个在铁的纪律的约束下有是非判断力的真正的好警察都会犯“激情”这样低级的错误的话,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太可怕了。

  在探究“好警察”打死“好警察”的根源这个方面,竟然有那么多的“善良”人士出来为“好警察”辩解,这对于像我这样文化不算太高、智商不算太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不算太高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真是越看连续报道越糊涂了。真有点“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明白”的味道。

  黄山《江南时报》2005年5月16日

  靴下能出好儿郎?

  颇具神秘色彩的“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有一套独特的鞭打教育方式,这里的25个男孩,几乎都挨过鞭子。训练中心的创办者、主任万国英说,我们就是用“打”这一极端方式,让孩子牢牢记住,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我们在招生时就“打”言在先,而不少家长正是冲着“打”花大钱将孩子送入“西点”。

  无疑,“鞭打”是一种体罚教育方式。不否认鞭下可能出孝子,但其害处更多。体罚学生也被大多数国家法律所禁止,我国的《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明令禁止体罚行为,体罚更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既然如此,对这个涉嫌违法、弊端诸多的“鞭打”教育,一些家长为什么乐此不疲呢?在笔者看来,尽管这个“鞭打”有很多不是,但它正好击中了目前教育的一个软肋,那就是培养孩子意志力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欠缺。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得雪雨风霜;过度人性化的呵护,虽美轮美奂,却脆弱至极。一些孩子“娇”“骄”等不良习惯,无法在正规的教育体制下得到有效矫正,而“杭州西点”正好弥补和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西点”的出现为现在的青少年教育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培养孩子意志力和纪律性,不是一朝一夕或鞭打能够完成的,教育方法应符合科学性,以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需要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而不能急功近利。

  孙秀岭《华南新闻》2005年5月16日
『一周·声音』(2005年5月22日)(组图)
『一周·声音』(2005年5月22日)(组图)
『一周·声音』(2005年5月22日)(组图)
『一周·声音』(2005年5月22日)(组图)
(来源:逍遥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