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子”课上家长连说“没想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6:26 华商网-华商晨报
“教子”课上家长连说“没想到”(图)
许多家长向专家咨询教育孩子的问题

  本报记者 吴章杰 摄

  新闻背景

  5月19日,本报刊发《妈妈的爱怎换回离家出走》一文,讲述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害怕孩子在业余时间“学坏”,在孩子课余时间“报班”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并出走的一个案例。

  在随后开通的热线里,20余名家长纷纷致电本报讲述自家难念的“教子经”,如何正确教子令他们自己深感困惑,一位母亲更是在电话里痛哭失声。

  5月21日,本报与有关部门就此共同推出大型公益活动,为广大沈城市民消除教子“愁容”。

  晨报讯 (实习记者 林长强 记者 陈蝉蝉 尤宏韬)“没想到”———是讲座中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

  “你们这种为家长考虑的做法太好了,真希望以后能经常搞”———是讲座中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5月21日上午,10名心理学专家、1000余名家长和学生齐聚南湖剧场。本报和沈阳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和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讲座在这里如期举行。

  “很多家长由于担心孩子放学后到网吧,就让孩子到辅导班上课,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沈阳医学院杨军教授告诉家长,实际上,恰是这种让孩子不堪重负的做法,逼得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发泄情感和压力。

  “哎呀!”听到这,一位女士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向坐在她旁边的爱人说,“你说咱孩子现在的情况不正和杨教授说的一样吗?该咋办?”“等一会儿咨询会上,向专家仔细问问。”她爱人也露出同样焦急的神情。

  “这场讲座真是太及时了,要不是专家指出来,我真没想到平常的教育方式竟然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没想到孩子现在厌学竟是家长造成的。”家长们纷纷表示。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众位家长们感到意犹未尽,众多家长围着记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纷纷询问“不知道你们以后还会不会办这种讲座?”“你们这种为家长们考虑的做法太好了,真希望以后能经常搞。”

  感动镜头

  白发爷爷记录忙

  “孩子迷恋网络有两种,一种是‘恋网’,一种是‘网恋’。‘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讲座开始后,记者注意到一位已经头发灰白的爷爷在笔记本上工整地记下杨教授讲的这句话。

  “我的小孙子是又‘恋网’、又‘网恋’,可把他爸愁坏了。”他说,一会儿咨询的时候,一定要问问专家这孩子该怎么管。

  不谐镜头

  家长携子提前退场

  在很多家长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却领着孩子中途退场。

  “孩子报的辅导班今天有课,学习的事哪能耽误?”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孩子小,坐不住,偏要走,要不就跟我闹。再说孩子现在不是挺好的吗?既然没出什么事,听着也没用。”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位家长如是说。

  记者手记

  谁该为这场危机负责

  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离家出走时,家长将谴责的声音扣到学校和老师的头上;孩子沉湎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时,家长又将咒骂的口水全部投向有关政府部门。

  而“超脱”于恶评漩涡之外的,惟有家长自己。

  “教子”危机来自哪里?

  把孩子从正在进行的讲座现场带出的家长可否想到,孩子今后是否也会同样泰然自若地离开课堂?在孩子“哭闹”的绝招面前轻易“投降”的家长可否想到,总有一天,孩子任性的要求你不可能全部满足?

  谁最应该为这场危机的来临负责?

  孩子产生的问题绝大多数源于家长的自身问题。

  失败教育案例

  “拔苗助长”

  病症:不堪学习压力离家出走

  “孩子出走后,我真是后悔死了。”面对记者,市民栾先生追悔莫及。栾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小磊(化名)正在某中学读初三,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自己不但在外面给孩子报了辅导班,还特意请了一个陪读。

  药方:家长要给孩子“减压”

  “这多数是家长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引起的。”沈阳医学院的杨军教授指出,很多家长凭自己的愿望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发展目标,正处在逆反期的孩子难免会由于对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厌恶,而导致心情郁闷,这两种发泄渠道的共同点就是“厌学”,严重的则会选择离家出走。家长不应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要尽量给他们“减压”。

  过分溺爱

  病症:喜欢什么就一定要得到

  由于只有这一个“宝贝疙瘩”,张先生和爱人一直很宠自己的爱女。张先生苦笑着说,“物质上的要求我们都能满足她,但她现在的这个要求我们家长实在是满足不了。”

  麻烦是今年开始出现的。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开始喜欢上班级里一个很优秀的男孩,看到这个男生和女生打闹就“受不了”,回家就哭闹。尽管面临中考,却无法正常学习。

  药方:孩子的要求应“延迟满足”

  辽宁公安司法学院心理学教授李迎春认为,正是家长在这种物质上无原则的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并导致今天这一状况的出现。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防患于未然,就是在平时孩子想要某种物质上的满足时,家长要对他实行“延迟满足”,不能一下全部答应,逐步满足,让孩子了解任何要求的满足都是来之不易的,并要学会珍惜。

  教育矛盾

  病症: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吴女士说,自己和爱人在一些教育观念上有些分歧,自己教育孩子“做人要实在一点”,经常在外地出差、见惯世态炎凉的爱人却教育孩子“做人要现实一点,老实人会吃亏”。孩子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最让她操心的是,挺大的一个男孩子,做事却总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药方:父母要有一个“教育共识”

  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徐贤淑副教授表示,孩子表现出的选择冲突的症状,主要是家长这种矛盾的教育理念、不确定的教育标准造成的。她指出,要想避免或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父母就要坐在一起进行沟通,通过协商达成一个相对的教育上的共识。只有连续、一致的教育理念、教育标准,孩子才能形成一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