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鲜血 手枪 暴力充斥:“70后”艺术家玩弄残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9:53 桂龙新闻网

  作为2005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邀请展三大展的一部分,《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的一代》今日起在明圆文化艺术中心揭幕。记者昨天来到布展现场,惊异地发现,展览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弥漫着一股青春残酷的气息,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策展人朱其,他对此现象并不否认。朱其认为,在70后画家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把“青春残酷”作为自己的绘画标志。而策展人在选择展出作品时,通常比较注重作品的实验性和先锋性。但他否认这些作品的入选,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

  以尹朝阳、谢南星、何森、赵能智等人为主的一批70后画家,是青春残酷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不光在画面上体现虚无、残酷、伤害、道德焦虑,甚至还表现在绘画的名称上,如杨勇的作品甚至干脆用《青春残酷日记》来命名。在一幅名为《玩笑》的作品中,记者看到,画面上一个人躺在地上,鲜血淋漓,还有一把手枪正对着他。而秦琦的油画《手枪》则干脆画了一把枪,下面压着一个人。如此暴力、血腥的画面和图像,多次出现在展览中。在彭禹和孙原的影像作品《三个人打拳击》中,出现了三个人在拳击台上一片混战的场景,而在刘瑾的一幅表演摄影中,画面上是一个人站在王府井大街上,拿着一把枪对准一个女孩。

  为什么那么多的画家同时选择了枪和暴力?《玩笑》作者陈延辉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用了这个绘画符号,但每个人要传达的意思不一样。枪不仅代表暴力,也代表游戏,还有权力。他说,《玩笑》这个作品是他两年前画的,试图表现青春期躁动中,自己对暴力无法抑制的向往。这样的作品,在他的青春期里曾经画过大约20多幅。但他提醒记者注意,画面中出现的只是一把玩具枪,他说这种暴力只是潜在的内心的东西,而玩具枪的出现,带有一丝调侃的味道。回首自己20多岁时的旧作,陈延辉说,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期,感觉当时挺无助的,甚至带有一种悲剧色彩的英雄主义。而且他再三表示,自己在创作中是极度认真的。70年代后期出生的沈娜告诉记者,以前她也曾经画过许多以青春残酷为主要特征的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慢慢变得不那么激烈了。作品也是如此。但激烈、冲突肯定是青春期特定的符号。

  策展人朱其认为,生于7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们,在上一代人的精神模式解体后,进入了一种繁华时代的生命之轻、意义无根基、心理失措的精神膨胀时期。70年代人成长于社会出现大变革的90年代,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精神上找不到出路,但街头开始出现消费文化,资讯来源开始多元化和全球化,其自我受到社会迷乱和社会伦理取向的伤害。这使他们的视觉艺术主要围绕着青春的自我感伤和大都会表像的自我寓言方式进行,反映“消费社会主义”背景下的自我虚无感,以及通过艺术进行的一种自我逃亡。他认为,青春残酷绘画并不是整体70后的艺术面貌,但随着时间转移,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且他们中已经有很多人抛弃了青春残酷,走向更成熟的画风。

  来源:

  新华网 责编:邱立毅 作者:徐颖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