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别把“男性解放”娱乐化,独家专访性学专家方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4:47 南京报业网

  【周末报报道】本报记者 周益近日,有媒体突然发出建议,把男人节设在与三八妇女节相对应的8月3日。在这家媒体的倡议下,已有包括万宝路、宝马、上海大众、陆虎等50多家著名企业允诺,将在今年的8月3日,给男性员工放假一天。男人可以过“男人节”,男人有病可以吃药,男人可以回家带孩子,男人也可以不成功,男人也可以休产假……一时间,关于“男人节”的讨论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同时,大家把这些话题的讨论自然而然地与不久前成立内地第一个男性解放沙龙的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
究所在读博士方刚联系起来。不过,记者在采访方刚的时候得知,现在社会上提出的“男人节”和他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很多人都在误读他所提倡的男性解放和男性解放沙龙。5月23日,记者打电话与方刚联系采访之初,他就谨慎地回应记者:“因为最近媒体报道我多有误会,所以最好以互通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比较稳妥。”

  男性解放,要有两百年的心理准备

  传统要求男人即使在争吵的时候也要扮演“强者”、“硬汉”,宽容和呵护女人。方刚认为,这样的男权文化,不仅伤害着女性,也伤害着男性。使得男人有病了,宁肯揣着假条,也不肯吃药休息。而男孩子感情太丰富是被男权文化反对的,偏柔和、安静气质的男人,更愿意归家的男人,往往会被人说成是“娘娘腔”,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歧视。方刚认为,自己创办的“男性解放沙龙”可以起到缓慢改善这种状况的作用。2005年的3月3日,“男性解放沙龙”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正式创立,“男性解放”论坛也同期开通,并号称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性解放组织。男性解放学术沙龙对“男性解放”做了定义,指“从传统男权文化通过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义所施加的禁锢与奴役中,将男性解放出来,从而全面改善男性的生存环境”。方刚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男性解放不是单纯为男人叫屈,而是要改变旧有性别模式中对男性形象的刻板要求,改造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男性解放反对的是男权文化,男性是男权文化的受压迫者,而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上的”受压迫。男人主控着这个世界,他们在社会上掌握着权力和优势地位,而男性解放是鼓励男性放弃这些权力和优势,因为这些东西伤害着女人,也伤害着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同样也就伤害着男人。不过,也有人对“男性解放”持巨大的疑惑,方刚把男性解放沙龙活动的通知刚刚贴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网,欢迎大家参与,立即就有网友回帖,质问“你们做点实事好不好?能不能多关心家庭,不要空谈?”方刚坦陈:“有反对的声音是正常的。我们在做着一项开创性的事情,所有人都支持反而奇怪了。新生事物往往就是反对的声音居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的价值。如果大家都认可,很可能这事根本没有价值做。感谢支持,我相信这种声音会越来越多的。妇女解放运动之初,同样是批评多支持少,妇女运动进行了二百多年才走到今天,我们搞‘男解’,也要有二百年的心理准备。”

  沙龙中女性是绝对主力

  到记者截稿之时,方刚的沙龙成立两个月来,共举行了5次讨论,3场报告会。目前活动主要还是在大学校园的圈子里进行。每次活动都设有具体的探讨话题,参加活动的人都要提交一份报告。从参加人数和提交报告的认真程度来看,女性是绝对主力。女大学生们大度地表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不介意将来自己的老公回家做饭带孩子,合理平衡的家庭分工不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也可能是“女耕男织”。沙龙在网上的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一些网友参加。一个网友提供的报告声称:“妈妈会抱怨爸爸赚钱少,不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方刚对此评点说:“为什么家里过不上好日子的原因是男人赚钱少,而不是女人赚钱少呢?是社会的,文化的,还是个人的责任?面对这样的质疑,父亲是如何解释的?他是如何看待对男性的特别要求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慈父’。”这样的问题在沙龙的几次活动中比比皆是。然而,与方刚的热忱以及女性的热烈呼应相反,更多男性对这个旨在拯救自身的活动似乎并不买账。一个名叫“千千何风”的网友发帖子给方刚说,她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男友,但从事业上看,男友不如她,她通过努力说服了家人,以此给男友一个“解放”的机会。然而,男友自己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逃离。方刚认为,正是男强女弱的男权文化,伤害了如千千何风男友这样的男人。在这种重压下,男人尽管很累,却拒绝解放。方刚告诉记者:“男性受男权文化压制较深,是男权文化的受益者,需要长时间性别观念的培养和自我反思。但女性是男权文化的受压者,她们中许多人本能地感到,如果男人不解放,将影响作为女人的她们获得快乐生活。我们深知,女性在‘新男性’诞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沙龙同样致力于让女性理解、支持男性解放的信仰,通过她们去影响男性。”

  男权不是生理差异造成的

  曾经有人认为,男性解放运动宽容地给传统男人的雄性松绑,获益最大的还是过去所谓的“小男人”。男人都可以过节了,贤惠的“小男人”形象也因为温和亲子的特性而符合了“新男人”的范畴,即爱家顾家、尊重女性、不暴力。“男性解放并不是鼓励男人都不求上进,在各方面都不如女人。而是说,如果一个男人自己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或者自己能力达不到,我们不应该歧视他。”方刚鼓励男人们寻找更贴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举了自己一个在家做自由职业的朋友的例子,因为朋友妻在很远的郊区上班,每天需要早出晚归,朋友包揽了做饭、看孩子的所有家务,一手带大了女儿。一段时间,关于“上海男人”的讨论经一些著名作家的渲染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一些媒体将某些作家关于“上海男人”、“小男人”的言论都归纳为方刚所提倡的“新男人”的理想模板。方刚对这些经常在时尚娱乐刊物上出现的,对他的提倡的解读表示了不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提倡男性解放的过程中,最让自己不开心的就是媒体的误读比较多,有一种将男性解放娱乐化和时尚化的感觉,比如说男人解放就是鼓励男人阴柔,男人不必成功,等等,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但我理解媒体需要抢眼球,所以会有偏颇。方刚还提醒记者,一些人将男女的不平等的根源归结为生理差异。方刚认为,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本身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是当这种差异转化为一种权力和伤害的时候。而男权文化正是通过后天教育,将原本只是差异而非不平等的两性存在,转变为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并且说,这是由生理差异带来的。方刚说:“在性上,传统男权文化鼓励男人‘性强者’的形象,塑造着男人都是重性轻情的假象,不符合这一规范的男人就不是一个‘真男人’,以至于男人想方设法在性上强大自己。这不仅损害着男人在性上的自决权,也塑造着男人在性上的侵略者、占有者形象,从而伤害着两性关系。”关于什么才是理想男人,方刚经过认真的思考,告诉记者:“一言以盖之,兼性。凡是美好的品格,女人有的男人也可以有,美好品格是不分性别的,是可以两性兼有的,故称兼性。刚强,勇敢,成功,这些传统男性气质并不是都要抛弃。男性解放说的是,男性也可以温柔,也可能感性而不理智,也可以不追求成功而享受平常生活……谈的都是不同人的不同选择,是选择的自由。”

  “男人节”别成男性“诉苦节”

  正是基于对男性解放的思考,方刚在早年提出了设立“男人节”的说法,可如今有其他人也有人提出男人节,并得到相当多社会团体支持时,方刚却向记者表示:“虽然我早年也提出过男人节的设想,但与现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男人节创意毫无关系。我也没有参与到这个男人节的活动中来。”首先,方刚向记者澄清并强调:“各媒体近期所报道‘男人节’,为某杂志提出并倡导的男人节,它的解读并不等于我及男性解放学术沙龙的解读。”但他紧接着又说:“我还是支持设男人节的。我认为通过确定一个节日,有助于关心男性生存处境,有助于反思男权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压迫,从而有助于推进两性平等的建设。”对此,方刚解释说:“我反对将男人节作为一个仅是男性‘诉苦’的节日,我同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这样定义和宣传男人节,非常有可能使一些男权文化的捍卫者借机强化男权文化的统治。我心目中的男人节,是用来全面颠覆男权文化的,包括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从而改变男性生存处境的。”方刚强调说:“我反对别人关于男人节属于‘精英’阶层的说法,我认为男人节属于所有男性,特别是男性中的弱势群体,而不应该成为所谓精英男性的专有,否则就是性别压迫加阶级压迫了。这种对阶级与等级的划分,既不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理念,而且也在复制着男权文化的权力模式。”

  妻子说我解放得不够

  早在创立男性解放沙龙前,方刚的名字就频频出现于媒体。1994年,他开了一个中国采访史上的先例:付费采访。每小时付给他的采访对象20元。同年,他通过调查,完成了国内同性恋方面的第一本纪实书籍。他出版了大陆第一本关于艾滋病人的社会纪实作品。早在1998年8月,方刚就开设了男性解放的专栏,不过是在《女性月刊》上。1999年,他写的大陆第一本关于男性解放的书《男人解放》出版。到目前为止,方刚共出版了30多本著作,他书中的思想在当时的国内以前卫著称。现在,他又有一个很前卫的预言:正如20世纪是女人解放的世纪一样,21世纪将是男人解放的世纪。37岁的方刚向记者感叹道:“我在很多地方不符合传统男权文化对男人的要求。比如说太感性,敏感,遇事有时会优柔寡断,不符合‘刚强’‘勇敢’这些模式。我因此而受到压力颇多。我个人的感觉是,作为男权文化受害者,它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特别是不应该按我喜欢的方式做的时候,我才真正痛苦。所以,至少对我而言,反对男权文化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方刚对记者说:“我们所致力的男性解放,是一场社会文化运动,不是纯学术研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分钱资助,所以开支都是我个人掏腰包的。”在采访快结束时,方刚愉快地告诉记者:“我家人还是很支持我的。比如妻子就强迫我每个周末必须休息一天,不能读书写作。这就是男性解放所主张的,男人不要压力太大,要学会放松。我和孩子和妻子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这也是男性解放所主张的,更多地关爱家庭和家人。事实上,她认为我解放得还不够,应该更多休息,更多减压,更关爱自己的健康。”(编辑 晨光)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