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丈夫被诊断出患尿毒症 妻子欲捐肾救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23:54 南方都市报

  34岁的梁小阳和妻子张玉莲并排坐在记者面前。本周五,若一切顺利的话,妻子的一个肾,将被移植进丈夫的体内“救命”。摄影记者让夫妻俩牵一下手,小梁不好意思地拉过妻子的手,不到两分钟,又轻轻放开了。

  这对来自肇庆广宁县农村的夫妻,手术一旦成功,将成为广州少数几个夫妻间肾移植手术成功的案例。有专家称,在全国,夫妻间肾移植手术可能还不超过10例。

  “万一两人不在了,孩子怎么办”

  梁小阳是今年农历大年初二知道自己患上尿毒症的。之前他连听都没听过这种病。长年在外打工的他,年二十九放假回家时,发觉自己非常累,头疼,就去了医院检查。拿到结果后,他不敢相信,又接连跑了两家医院复诊,最后证实他得的是村里人认为“没治了”的“绝症”。

  “刚开始没想到这么严重,做了几次透析后,也没见好,每个月做透析就至少要5000多元,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了。”

  34岁的小梁和同龄的妻子结婚13年,育有一子一女,儿子12岁,读五年级,女儿8岁,读二年级。继续治疗下去,家里经济负担不了,还会拖累两个孩子。梁小阳想到了放弃。

  然而,小梁打工所在的清远某陶瓷厂领导和工友得知小梁的病情后,纷纷来看望他,并为他发起捐款活动。55岁的老母亲得知可以通过肾移植救儿子一命时,提出只要合适她就捐。妻子张玉莲哭着“威胁”他,“你要是不活了,我也不活……”

  “当时妻子说要捐个肾给我,我不答应,万一两个人都不在的话,孩子怎么办?我们夫妻,总得有个人留下来照顾他们,再说医生也说父母的肾会比较好些。”

  “你要勇敢,不能就这么放弃”

  5月3日,小梁的母亲欧姨在一路晕车呕吐的情况下,乘车从广宁来到广医二院做配型检测。由于55岁的她体重只有约35公斤,个子很小,肾功能不符合移植要求。得知配型结果的张玉莲,当即瞒着丈夫做了检测,结果是“血型匹配”。“知道(妈妈的肾)不行那天,老公很失望,心情很不好。我有点发火,就跟他说,你不要这样子,要勇敢一点啊。不能就这么放弃。” 张玉莲决定无论如何要把这个肾捐给丈夫。“我相信这里的医生,我跟丈夫说,我们都会没事的。”

  张玉莲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在同一间厂打工时认识的,恋爱两年后结了婚。生了孩子后,她就留在家里带小孩,兼做点竹子加工贴补家用,而丈夫小梁则长年在外打工,经常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有时候三个月才回来一次。“老公对我很好,家里的钱也不分彼此,有商有量,周末他没空回来的时候,我就带上孩子去他那里玩。”张玉莲说,虽然也吵架,但生活很踏实。

  查出患上尿毒症后,巨额的医药费压得这对夫妻透不过气来。试遍了各种民间中药偏方,向亲戚借的四五万元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丈夫想放弃。“他(丈夫)有段时间经常对我说,你要好好活下去,带好两个孩子。我的心就很痛。我对他说,如果你不活了,我也不活,你不要两个孩子,我也不要了……”

  “一想到两个孩子,就不怕了”

  广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潘光辉教授告诉记者,在他操刀的50多例亲体肾移植中,这也仅仅是第二例夫妻间的肾移植。在全国,夫妻间肾移植手术应该不超过10例。“我觉得这对夫妻非常难得。”

  潘教授说,夫妻间捐肾,配型吻合非常不容易。但怀过孕或生过孩子的夫妻,由于有抗原接触的过程,进行肾移植比普通人的异体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要小。而且,相对每个月六七千元的透析治疗来说,亲体肾移植手术的费用大约在5万元左右,负担轻很多,而且患者可以继续工作。但由于观念等原因,亲体肾移植手术开展比例很小。

  到了广州后,为了省钱,夫妻俩白天到医院做检查,晚上就住在附近的招待所。张玉莲说,老公常问她怕不怕(痛),她打听过,手术是全身麻醉的,就告诉老公,痛的时候就代表手术成功了。“其实,怕肯定是怕的,每一次做检查时都很心慌,但一想到两个孩子,就不怕了。我做过结扎,手术大概就是比那个大一点吧。”张玉莲说,她想尽快做手术,因为“心里很挂(念)两个孩子”。每次打电话回去,都让他们兄妹俩好好读书,不要吵架。张玉莲说,手术后,还要还一大笔债,终生吃抗排斥的药,(抹眼泪),“原先是希望能好好教育孩子,不要让他们走歪路,现在什么都不敢想了……”

  人物速写

  张玉莲,34岁,与丈夫梁小阳同龄,肇庆广宁县人,家庭主妇。夫妻俩结婚13年,育有一子一女,儿子12岁,女儿8岁,都在读书。

  与丈夫的瘦小、憔悴相比,梳着一头短发的张玉莲显得结实些,说起捐肾她态度坚决,但一提到孩子,黑眼圈立刻泛红。

  她说:“他(丈夫)有段时间经常对我说,你要好好活下去,带好两个孩子。我的心就很痛。我对他说,如果你不活了,我也不活,你不要两个孩子,我也不要了……”

  “老公常问我怕不怕(痛),我打听过,手术是全身麻醉的,就告诉他,痛的时候就代表手术成功了。” 本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蔡少健 伍晓毅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