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气象专家剖析南京夏季特点,南京不是地域高温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8:48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金陵晚报报道】夏季高温的时候,周边城市的气温甚至比南京还高,但是南京却顶着“火炉”的帽子,气象台近50年统计数据也显示:南京在冬、春、秋三季升温的时候,唯独夏季出人意表:整体平均温度处于下降的过程中,不少市民认为南京顶着“火炉”帽子名不正、言不顺,是该摘掉的时候了。南京的这顶火炉帽戴得冤不冤?气象专家表示,全国的夏季气温正处于一个“波动”变化的周期中,以前北凉南热的状况早已发生了改变,每年夏季气温的“高点”都在转移过程中,而南京不仅谈不上全国高温的中心,
甚至连地域高温的最中心也谈不上,而且“火炉”一说本身就比较牵强,因为从气象意义上,从来没有确切的“火炉”城市的定义,气象部门也从未宣布过哪个城市的火炉称号。

  南京火炉如何冠名?

  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南京夏季高温天气多一些,夜间高温持续的时间也长一点,夏季的时候空气湿度大、风力小,这些特征让南京头顶着中国三大火炉的称号已久。南京大学大气系的余志豪教授说,南京一直不是全国的高温中心,其实中国最热的地点是在吐鲁番地区,这个地区夏季的平均气温达到了33℃,平均最高气温40℃,全年高于35℃的时候多于100天,极端高温47.6℃。这个热度根本是南京所不能及的,而武汉、重庆、南京之所以被并称为三大火炉,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余教授说着给记者翻出了一张上世纪60年代绘制的全国的7月份夏季等温图表,南京所处的位置正在28℃等温线上,记者看到,实际上和南京夏季处于同一等温线波的城市波及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区,但为何只有这3个城市独得火炉之名。余教授说,这3个城市地理位置特殊,受关注的程度较高,而且较早地建设了气象观测站,夏热的问题被提前“凸显”,它们就被冠上了“火炉”的称号,成了当时高温的代表。

  南京“冷夏”越来越频繁

  省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分析南京近50年的气象资料,南京也出现过极端高温,1934年7月13日出现过43℃的高温,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从1980年至2000年,南京夏季的温度明显降了下来,不仅年极端高温明显下降,年最高温的日数也在减少,南京在这20年里盛夏高温从气候变化的角度上来考虑,处于一个变凉和变温的周期。专家说,在南京,凡7、8月份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小于等于28.2℃,且两个月的平均温度小于等于27.2℃,盛夏极端最高气温小于37℃,就被称为冷夏,在1949年至1971年,南京的冷夏年只有3年,即1949年、1954年、1968年,而从1954年至1968年中这两者相隔13年,而1972年至1994年,出现的冷夏年达8年,平均为3年一遇,尤其是1980年至2000年的这20年中,南京冷夏年却有10年,几乎两年一遇,尤其是1999年,南京夏季的最高温度只有34.9℃,整个夏季没有一个高温日。

  南京不是高温中心

  与1980年到2000年的这20年的冬暖夏凉相比,2002年至2004年南京夏季的高温又突然升了一个台阶,2002年,南京夏季最高温度上升到了39℃,尤其是2003年,南京的高温突破近20年的纪录,达到了少见的40℃。是南京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省气象台的首席专家韩桂荣说,尽管最近两年的夏季高温出现了抬升的现象,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夏季高温的最中心并不在南京,而是在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地,他们的最高温度都要比南京来得高。纵观近年来全国夏季高温的情况,余志豪分析说,近年来,全国夏季高温格局变动很大,全国“北凉南热”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在2000年,高温的中心甚至还移到了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他们甚至超过了40℃。高温早已不是哪个城市的专属,而是夏季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全国的高温中心在不停地转移,气候变了。

  火炉没有标准定义

  从南京和周围城市近年来的高温情况分析,南京夏季高温没有“过人之处”,无论是日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还是高温持续的日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份的城市之中,比南京更热的比比皆是。韩桂荣说,更为重要的是,火炉之说本身从气象上没定义、没标准,这只是个老百姓感观比较的过程,气象部门从来没有给哪个城市授予火炉的称号,这个民间的说法,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会影响城市形象,从这个意义上,火炉这个说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弃用。(编辑 晨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