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样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01:33 三秦都市报

  文化盛会追念圣贤品行

  刚刚进入热情奔放的夏季,在陕西这块厚重的大地上,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盛会———《风追司马》,以此来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今天上午9时整,这场历时4小时的大型纪念活动将通过陕西卫视、凤凰卫视以及新浪网向全球直播。因为这个盛会的即将举行,这几天的韩城市就成了文化界、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
关注的焦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直播设有三个现场,分别为第一现场司马迁祠、第二现场文庙以及第三现场徐村。昨日下午,有关方面对这个纪念活动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本报特派三路记者前往这三个直播现场,探访这场文化盛事在直播前期的进展情况。

  民祭现场 气氛庄严

  进入司马迁祠风景区,就被一种浓厚的庄严气氛所感染。通往司马迁祠的道路已被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几台电视转播车“卧”在停车场内,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一溜小跑,调试电视直播的设备,为直播做最后的准备。沿着300米的司马古道拾阶而上,看到最多的就是颇具当地特色的行鼓艺人,他们守着各自的锣鼓家什,时刻准备着敲响纪念活动的前奏。古道两侧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杆”和旗帜,随着微风,在山坡上招展。

  为了这次最大的纪念司马迁的活动顺利进行,所有人都在忘我的忙碌着。本次纪念活动邀请了唐国强、冯小宁、陶虹、司马南、张贤亮等众多名人做特邀嘉宾,但在昨天的彩排现场,这些名人无一例外地没有出现。如果真要在现场找名人的话,那就非凤凰卫视的杨锦麟莫属了,其他名人均由现场的工作人员代替,杨锦麟是踩着行鼓的鼓点走到主持台的,他开始接话时,首先对行鼓的艺人大为赞赏。他一张口,就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他说,厚道、憨实的韩城人具有表演天赋,天生就是做演员的,要不然面对那么多的摄像机镜头,怎么会把锣鼓敲打得那么从容。他认为到陕西,除了拜谒黄帝陵外,司马迁祠也是要非来不可的。因为司马迁的名字是与中华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拜谒司马迁祠,对寻找先人的足迹具有非凡的意义。真正到了司马迁祠,才知道为什么这次纪念活动叫“风追司马”,“追”是追思、追踪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解谜。据称,本次活动试图破解三大谜团:第一,《史记》的副本是否藏在禹山?第二,司马迁到底有没有留下遗产?第三,司马迁有没有后裔,都是哪些人?本报和广大读者一样,也期待着今日的现场直播,对这三大谜团的破解情况。

  三大观点 现场辩论

  在文庙的彩排现场,记者看到这里人头攒动,来自司马迁故里的500余名青少年落座现场,活跃了不少气氛,而演播台上也分成正方、反方的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的大学生正在进行精彩的辩论,虽然是彩排,但仍爆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现场由现任《南风窗》的高级记者郭宇宽主持,他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再次来到陕西非常感慨,自己对陕西一直有割舍不下的感情,就像是回家的感觉,此次的“风追司马”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盛事,自己非常庆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并且担任主持。而台中坐的辩论同学都是郭宇宽母校———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在台下的嘉宾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魏明伦、肖云儒、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他们将现场从人文角度进行点评和评论。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正、反双方辩论队将围绕着“形象之争———司马迁有胡须还是无胡须”、“大丈夫能屈能伸———士可杀不可辱”、“读书———登科还是明理”三大观点进行现场辩论,谁是谁非将在5月28日的现场一见分晓。

  六幅画像哪幅更像太史公

  记者在现场四周同时看到分列两边的六张巨幅画像,为什么要将这些画像摆在现场呢?带着疑问,记者四处打听才了解到,这些画像是主办单位在收集来的历史上不同版本的几十幅司马迁画像中精心挑选出的。而这也是在文庙现场的一个焦点,就是要通过大家的评选,来选出人们心目中更真实、更贴近历史的司马迁画像。

  而选评的方式更为独特,现场的中学生将依照最传统的方式,将自己手中具有陕西风俗特色的“花花馍”,祭奠在自己心目中最贴切的司马迁画像前,解答一个千百年缠在人们心头的疑问,哪幅画像才是最真实的司马迁。

  民祭规模属历年之最,距韩城市西南20公里,居住着司马迁后裔的徐村,因其中隐藏着太多太多的历史之谜而备受关注。今天将在这里举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祭司马迁活动,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目光。5月27日下午,记者就先行来到这里进行了“探班”。

  昨天下午2时35分,记者到徐村的第一印象就是警戒森严,从距离民祭会场1公里的村口开始到处都是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的民警,一般闲杂车辆已经很难进村。警方还在村内的一些空地按照公安、政府、媒体等对停车场进行了分类。

  据村中已经79岁的同永灵老人讲,1940年以前村里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司马迁活动,后因战乱而不得不停止。虽然如此,村民每到清明节时都要自发举办民祭活动,因村中同、冯两姓共同对司马迁作为祖先有着高度的认同感,所以在徐村的习俗中就有了过清明节胜过春节的传统。

  同老先生说,今年适逢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韩城市也要搞隆重的纪念仪式,而徐村1200多口父老乡亲更要摆出最高礼仪来热烈庆祝了,再加上临村和各地赶来的群众恐怕到时将有上万人参加这个活动,“就今天来看,近二十年来,到过徐村的汽车数量总和,怕也没有今天的多呢”老人兴奋地对记者说。

  五叩三拜祭司马

  记者看到司马迁祠堂里到处都是人,很多身穿民族服装的年轻人正在那整理表演道具,15时左右,震耳的锣鼓响了起来,据村长同中新说,这是为确保民祭万无一失而搞的预演。28日的正式民祭从早上9点开始,第一部分主要是民风民俗的展演,除了锣鼓演出外还有抬神楼和耍信子,第二项就是重要的祭祀仪式,这次祭祀行的是五叩三拜礼,然后依照同、冯一族的风俗,由冯同两姓代表共同为司马迁上香。由于受场地限制,大约有200多名乡亲到祠堂参加活动。

  记者了解到,这次村里还像过去一样,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成立了祭祀委员会,今天的主祭人是已经76岁的祭祀委员会组长同学贤老人,宣读祭文的是村副支书同抗来,祭文则是由委员会的老人们精心写成的。“风追司马”是徐村古训,在徐村提到“风追司马”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几个字的出处。就在村里供奉着太史公的祠堂正门外的匾额上就镶嵌着这四个字,据村里的老人说,这几个字具体是谁提出来的现在已不可考证,但这四个字确是金兴定五年留下来的。

  “‘风追司马’的意思就是做人的品行、精神,治学的学风都要追随着先人司马迁学习,这是村上的古训任何人都不能忘记。”同永灵老人认真的说。

  本报特派韩城记者 卫浪 薛昆 姜涛 李震平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