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学数学奥赛被疑泄题 考生同样分数不同名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7:32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截止到5月29日,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成绩揭晓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而武汉赛区最后的获奖名单却一直没有在网上公布,依照2002年颁布的湖北省青少年学科奥林匹克工作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获奖名单确定后由学科奥委会统一向社会公示,小学奥数竞赛在武汉举行了15年,如此封锁获奖结果这是第一次,这是为什么?

  经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在获奖名单不予公布的背后,曾于4月3日和29日发生了两起风
波。

  一、谁在制造奥赛泄题风波

  今年4月3日,武汉市有300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在武昌、汉口两个考点进行的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这次决赛的试卷难度不小,共有12道题,每题10分。然而,从考场走出来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喜不自禁的宣称能得110分的高分!

  参加决赛的一名小学生说告诉记者,考试前两个月,他一直在武汉一家培训中心参加奥林匹克数学培训,考试前一天,这家培训中心的老师在黑板上抄了两道题,让大家记下来,碰巧的是,这两道题就在第二天的决赛中竟出现了。当天培训中心的老师拿着一本书,给我们说有一些题目,我就把它记下来了,黑板上写了两道题,卷子上还有一道。

  一时之间,小学奥数决赛在武汉泄露题目的传言在众多学生和家长中间传开了,各种证据也在进一步证明泄题的可能性,在另一名小学生提供的课堂笔记和培训试卷里,记者找到了这次小学奥数决赛里的4道题目,题目一样,答案相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据悉,起源于1991年的小学奥数竞赛由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办,武汉赛区的组织工作则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武汉地区8家奥数培训机构是协办单位。

  被怀疑泄题的培训中心是武汉市一家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这家培训机构的校长刘嘉说,他确实在考试前一天为两个班的学生讲过两道题,也就是这次奥数决赛中难度最大的第5题和第8题,而第9题和第10题也在平时的训练中讲过。刘嘉坦言:“确实是考试前一天我讲的,当时我只讲了两道题,平时收集资料的时候就看到这两道题,我把书折叠起来,然后直接把书带进课堂,给学生抄在黑板上讲的,另外两道题是平时训练的题。”

  刘嘉说,他的资料库里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5年各类比赛的题目,总量有几万道,有的还是港澳台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奥赛试题,这次小学奥数决赛出现的第5题和第8题就是2002年台湾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如果从结果来说是巧合,但从过程说不是巧合”。

  从几万道题目里挑出的4道题正好在今年小学奥数决赛的12道题中出现,命中率达到三分之一,这样的概率让承办方----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孙德祥也没想到。孙认为:“猜对个把题目在以往并不稀奇,但是一次能猜对三到四道题目,这是很难的,也是罕见的。”

  到底是刘嘉善于揣摩命题人的心思导致的结果巧合,还是巧合背后另有内幕?就在社会的猜测和疑惑中,小学奥数决赛的结果在4月29日出炉了。刘嘉所在培训点的参赛学生中有17个得了120分的满分,奥数决赛得满分在武汉也是第一次出现。

  更让众多参赛学生家长没有想到的是,比赛结果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同分不同奖,有的学生110分拿了一等奖,有的学生110分只拿了二等奖,而还有学生九十几分也拿了一等奖。“我们没法向孩子做解释,为什么他考90分,他考110分拿的是同一个奖,这样一来大家对考试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

  从高分到低分划线设置一、二、三等奖,这是众多竞赛设奖的基本原则。那么武汉奥数决赛出现的同分不同奖原则何在?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孙德祥的解释是,泄题事件是真是假虽然没有水落石出,但毕竟引发了不公平的嫌疑,作为承办单位,他们只能行政干预,获奖名单一律平均分配。“根据各考点参加人数的多少按比例得奖,大约一个区组织来了多少人,大约有多少人获奖,我们这样可以保证90%的准确。”

  据介绍,参加奥数决赛的3000多名小学生绝大部分是通过协办比赛的8家培训机构报名,所以最后的获奖名单就按照各家培训机构的参赛人数按比例分配,在总获奖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的情况下,8家培训机构自行按照学生分数高低设立一、二、三等奖,因为各个培训点的整体水平不一,有的培训点自然90分、100分能拿一等奖,有的培训点110分也只能拿到二等奖。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孙德祥说,考了高分拿了低奖的基本来自刘嘉的培训点。“把刘嘉猜对题目的地方普遍的分数压下来20到30分,其他地方还是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应该来说做到相对公平。”

  在这次小学奥数决赛引发的风波中,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决赛中被怀疑泄漏的4道题目确实在以往的考试中出现过,而其他的题目也可以在过去的资料中找到原题或者雷同的题型,有些只是改了一个数字。武汉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刘述国说,2002年以后的小学奥数试题几乎都可以在过去的考试资料里找到。

  与全国中学奥林匹克竞赛都是由专家组层层选拔科学命题不同,小学奥数命题更象是降低成本,应付任务。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传理向记者透露:“小学命题往往只是几个人去做,可能为了完成任务,你出几个题,他贡献几个题,题目一拼凑,就会出现以前的陈题。”

  大量陈题、旧题在全国性奥数竞赛中的层出不穷,不仅让泄题之类的风波变的模棱两可、扑朔迷离,也给众多参加奥赛的小学生到来了沉重的负担。

  武汉教育工作者宋星认为:“如果我们总是用一种考过的题,拼装成一张试卷来考学生,会把学生误导。你要想参加数学竞赛,你就必须全面的、广泛的去做已经考过的题,这样一来把学生引向一种题海,最终学生培养成了解题机器,题目做得多,考试就占便宜,从命题上说,这个关就没把好。”

  与中学奥林匹克竞赛不同,开设了数学科目的小学奥赛管理相对松散,各地对小学奥数决赛的试卷提前了3天发放到各地,市,县也埋下了泄题的隐患,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孙德祥说,就是因为这些因素,要想查清楚武汉的奥数决赛是否泄题,很难。欢迎社会部门来查,进行司法序也行,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赛事,至于从哪里泄的题,这个事情很复杂,我们也力不从心。

  二、谁在导演小学奥赛疯狂

  从3月中旬到5月下旬,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创新杯,全国希望杯,全国华罗庚杯等各种数学竞赛一一在武汉上演,参加比赛的小学生多达3万多人,只要是针对小学生的竞赛,无论规模大小,正规与否,家长们都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考场,指望拿回一份证书,而在这些竞赛当中,奥赛的分量最重。在武汉开办了十几年奥数培训的刘述国说:“武汉今年参加小学奥数竞赛的学生首次飙升到一万人,而去年只有四千人,前年才2000人。奥林匹克竞赛98年的时候曾经达到辉煌,在武汉参加比赛的达到6000人。目前不光是奥林匹克竞赛,另外还涌现了很多数学竞赛。”

  在今年的小学奥数预赛中,1万多名小学生最后只有1560人的得分在50分以上,得分在80分以上得不到400人,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尖子生们得“陪考”。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传理先生提醒: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开拓学生思维得教育只有5%的学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奥数竞赛的初衷也是为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开设。“从竞赛来讲,整个活动是个好的活动,但这个活动是少数人参加的活动,跟体育活动一样,少数人参加的是体育竞赛活动,这个区别很重要。”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在武汉、深圳两地进行的调研发现,逼迫不合适学习奥数的孩子去参加奥数培优和竞赛,只会让这些孩子害怕数学,久而久之摧残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何华彪分析说:“首先、奥数取代的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们产生了失落感和厌学情绪;第二、奥数大大加大了小学生的负担;第三、奥赛给孩子带来挫败感;第四、有些孩子是家长逼迫学奥数的,造成沟通困难,长期下去造成孩子们心理扭曲。”

  孩子培优的累,赶考的苦,家长都看在眼里,但他们更急在心里。“孩子一天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但为了他赶上别人,逼着他学。我还是希望孩子通过奥赛得奖,以后能被重点中学优先录取。”

  不难看出,武汉奥数的疯狂不仅是无奈的赶考,也不仅是家长盲目的跟风,在它的背后,是重点中学推波助澜,奥数竞赛已经异化成重点中学的敲门砖。在一些家长的长远计划里,小学奥数竞赛获奖就能进重点初中,初中奥赛获奖免试进重点高中,而在高中拿到奥赛奖牌就能保送进大学。在武汉,每年都有200多名奥赛获奖的高中生被大学提前录取。

  武汉一所小学的刘西老师说,能够在奥赛中获奖的小学生都有一个好的结果,去年获得小学奥数一等奖的30名孩子不仅进了重点中学的实验班,还可以免交择校费。“奥数的学生没有那个不进重点中学的,得了一、二等奖的,往往是重点中学第一个录取的对象。”

  要想在奥赛中拿奖最直接最见效的渠道就是进行奥数的培优,于是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办得风生云起。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地区的教育培训机构多达300余家,在校的大学生、在职、老师已经退休的老师甚至下岗的职工,似乎什么人都能开办奥数班,有的自夸擅长押题,有得甚至承诺不升重点中学就退钱。社会学者何华彪称:“培训机构往往夸大奥数的作用,有些机构还与学校有内在的交易,自然造成了广泛的参与度。”

  以今年武汉举行的小学奥赛为例,一万多名参赛得校学生,每名学生一年得奥数培优费用大约在1500元。也就是说,光小学奥数这个培训市场就有1500万元的效益规模,而这还不包括学生要购买那些内容大同小异的奥数教材。据一位知情家长透露,武汉市一家知名培训机构每年参加培优的学生多达四、五千人,其中培训奥数得占了一千多人。为了确保教学得高质量,保证培训学生在奥赛中都拿奖,这家培训机构以18万元的年薪聘请数学名师。武汉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刘先生说,为了抢夺市场,培训机构互相攻击,不择手段的各种行为也有发生。“为了争夺生源,各个培训机构一是跟改制学校联系,再一个跟竞赛挂钩,所以一乱,就必然出现不择手段提高成绩的方法。”

  就在武汉的一家奥数培训机构爆出泄题风波之后,武汉市教育局再次下发通知,奥数竞赛的测试成绩不得作为初中招收新生的依据,但一些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却并不担心自己的前途。在他们看来,重点中学靠的就是优质生源,即使奥赛被硬性停办,重点中学还会再暗中委托培训机构组织各种测验,物色具有学习天赋的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教育专家周之键说,他接触了不少中学校长,80%的校长急功近利,头脑里想的是盖教学大楼,招优质生源。“对这一现象,真不知道教育界是怎样搞素质教育的,国外也有这个比赛,但没有这样疯狂。”

  武汉奥数的疯狂来源于那里?来自竞争的压力。而竞争的压力来自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中学还远远没有满足人们上好学校的欲望。如何缩短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距离,实现学校之间的持续发展,才是解决奥数竞赛热的根本所在。(记者 李曙光)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