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市环保局昨正式公布2004环境状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6:00 新华网
  南京市环保局昨天正式发布了《2004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六千多字的小册子中,艰难而又无奈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南京治理环境的投入与措施非常“强硬有力”,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从程序角度来看也十分显著,但总体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尤其令人尴尬的是,江河湖水质更加恶劣,环境噪声以及交通噪声超标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王娟)

  水:秦淮河玄武湖污染加重了

  长江南京段:

  长江南京段总体水质稳定,达到规划功能的地表水Ⅱ类标准。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下降了16.3%,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的年均值比上年有所上升,幅度分别为1.2%、61.5%和50%,但仍明显优于国家标准。上元门、北河口、城南和城北4个主要水厂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状态,11项主要监测指标总达标率为100%。

  秦淮河:

  内秦淮河水质劣于上年,总体未能达到规划功能的地表水V类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1.8和0.8倍,其余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与上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4项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分别上升了36.8%、271.6%、115.2%和213.3%。

  外秦淮河:

  水质比上年有所下降,总体未能达到规划功能的地表水V类标准。在10项污染物指标的监测中,除氨氮单项指标超标0.1倍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与上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4项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分别上升了18.2%、53.0%、39.0%和164.3%。

  秦淮新河:

  水质污染程度加重,未能达到规划功能的地表水IV类标准。监测指标中,除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0.01倍与0.5倍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标准。但与上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4项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分别上升120.8%、225.2%、123.5%和112.5%。

  玄武湖:

  玄武湖湖区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所属景观功能类别Ⅴ类水质标准。其中氨氮和总氮分别下降了3.6%和7.7%,但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总磷的年均值分别比上年上升11.8%、19.1%、300%和15.9%。

  玄武湖水质为何恶化?据有关专家解释,去年石油类污染增加了300%,这与玄武湖开挖施工有关。大量机械的使用,导致水体中油类指标上升。而玄武湖水体中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已全部被截流,那么石油类指标高的原因完全是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至于玄武湖中高锰酸盐和氨氮等富营养化指标也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体无法流动导致水生物质大量繁殖。如同在家中放上一盆冷水,几天不用,就会出现水生物质一样,这些物质不断繁殖最终破坏水体。

  措施:加紧建设排污截污工程

  2004年,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整治继续稳步推进。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同步铺设的三条污水截流主干管亦基本完成。作为改善城市内河、内湖水质的重要工程之一,上元门水厂引水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形成每日可向玄武湖、内秦淮河和金川河提供28万吨生态补水的能力。外秦淮河主城段右岸的污水截流工程已基本完成;三汊河至中和桥的截污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市政府制定并开始实施三年治水“7344”工程,对全市主要的7大水系、3个重点湖泊,4个处理厂场、400公里输污管线,展开了新一轮的水环境治理和建设。

  去年,环保职能部门严肃查处了一批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和超标排污的企业,工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保持在99%以上。同时,对占全市工业废水污染负荷70%以上的27家重点企业,以及城北、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实现了远程在线实时监控。

  大气:得到了可贵的“持平”

  环境空气污染指数:

  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为85.3,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环境空气达到优秀、良好(API小于100)级别的天数为295天,占全年天数的80.6%。城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建成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045和0.055毫克/立方米,仍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0.060、二氧化氮0.080毫克/立方米),但年平均值同比上升了55.2%和14.6%;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21毫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仍劣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00毫克/立方米)。

  郊区(江宁、浦口、六合)和郊县(高淳、溧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郊区与郊县的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城区。

  酸雨:

  全市酸雨发生频率为33.2%,同比上年降低7个百分点,降水pH均值4.99,酸性弱于上年(4.93)。城区、郊区酸雨发生频率为18.2%和34.9%,分别比上年降低8.8和9.8个百分点,酸性也均弱于上年。溧水、高淳两郊县(县城所在地)酸雨出现频率为80.2%,明显高于城区,降水pH均值4.6,酸性强于上年(4.61)。

  降尘:

  建成区降尘年均值为9.20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背景点中山陵降尘年均值为5.81吨/平方公里·月,较上年降低8.2个百分点。
南京市环保局昨正式公布2004环境状况(图)
  图表:我国空气质量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下降到20.3% 新华社发

  治气措施:一抓扬尘二抓恶臭

  2004年,市政府颁布实施《关于第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通告》,加强了对渣土运输车辆、房屋拆迁工地、市政建设工地等产生城市扬尘的污染源的环境管理对违规施工,造成扬尘污染的116家建筑工地、10家市政设施建设工地、12家拆除工地实施了限期整改和处罚。全市约有80%的建设工地达到环保要求,主城内渣土运输封闭化车辆增至75%,达3000辆,城市扬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继续推进“禁燃区”的建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将原城市中心区域60平方公里的范围的“禁燃区”扩大到建成区范围。全年共实施工业废气治理工程73个,其中67个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行,包括扬子石化的硫磺回收、双龙集团和中国水泥厂工业粉尘治理、南京化纤厂3套恶臭气体治理等一批重点企业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全年反映恶臭的投诉下降了51%。

  噪声:南京城“嗓门”高了

  公报数据:2004年,建成区交通噪声监测路段由上年177公里增至241.4公里,比上年增加14.6%,测点增加到223个。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为69.3分贝,比上年上升0.4分贝。其中低于70分贝标准的达标路段占总监测路段的60.9%,同比减少15.1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4.4分贝,比上年上升0.1分贝。控制在55分贝标准以下属较安静区域的覆盖面积比为64.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噪声声源的构成仍以社会生活噪声为主,占声源比例66.7%。

  治噪措施:严查噪声扰民

  2004年,南京建成区新建、扩建道路170公里。通过更加严格和科学的交通秩序管理措施,使市区交通噪声在机动车保有量扩大、平均车流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继续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环保部门继续严查建设工地夜间违法施工噪声扰民,全年检查施工工地1.45万处(次),查处违法施工行为1169起,同比增加5%。市区新建27个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撤除小五金加工等一批固定噪声源,达到安静小区的标准。全年共处理噪声污染扰民有效举报投诉近3487件次,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安静权。

  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增加了

  2004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59.26万吨,比上年增加18.8%,其中冶炼废渣和粉煤灰分别为346.52万吨和255.87万吨,占总产生量的62.8%。年综合利用量达到873.40万吨,同比增加21.1%,其中冶炼废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超过100%(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82万吨,同比削减21.1%,其中综合利用、处置量和贮存量分别为11.3万吨、3.93万吨和1.5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为133.7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工业固体及危险废物继续实现零排放。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5.63万吨,比上年增加8.8%,无害化处理量138.3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83.53%,比上年增加0.78个百分点。

  近日,云南省环保局发布了《2004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表明,2004年全省环境形势基本稳定,部分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呈加重趋势,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趋势明显。据统计,除楚雄、昭通、个旧外,全省酸雨影响总体比上年呈减轻趋势;与上年相比,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17.7%,二氧化硫、烟尘分别增长5.5%和7.9%。

  公报指出,全省水环境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保护与治理工作长期而艰巨。全省地表水水质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城市及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滇东、滇中、滇南水环境形势严峻。在我省开展水质监测的49个湖泊、水库中,超过半数的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特别在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优及良好的有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洱海和程海,水质受到中度、重度污染的湖泊有滇池外海、异龙湖、滇池草海、星云湖、杞麓湖。与上年相比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个别湖泊水质有所波动。其中滇池草海与上年相比,水质仍劣于Ⅴ类,污染程度加重。滇池外海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

  而六大水系与上年相比,珠江水系总体水质明显下降。2004年,有关部门对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共投资10.02亿元,其中滇池投资6.59亿元。今年一季度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5年3月31日,滇池“十五”计划26个项目已完成4项;盘龙江上段截污工程和采莲河整治工程现已完工;其它八大湖的保护与治理也正在进行中。城市饮用水方面,18个城市的29个饮用水水源地中,能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的有22个。与上年相比,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水质发生变化的饮用水源地中,水质好转的有2个(东风水库、澜沧江)。(吴清泉实习生李雯)(来源:云南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