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信报情缘——乐乐,天堂里没有木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02:56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情缘——乐乐,天堂里没有木刺(图)
  本报持续关注的“木刺男孩”乐乐于6月1日儿童节离开了人世,这个来自内蒙古乌海的小男孩牵动了无数北京热心读者的心。在小乐乐去世的第二天,一位为乐乐捐献了3000元的读者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她泣不成声地说道:“如果用钱可以换回他的生命,我会尽一切所能为他捐助的!”另一位读者在论坛上给我们留言时说:“乐乐走好!好孩子,天堂里没有木刺。”

  读者感言

  人文化报道赢得百姓尊重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年3月30日,我们全宿舍的姐妹都看了《信报》报道的关于乐乐的不幸遭遇,每次在《信报》上看到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我们的心都会有被刺痛的感觉。直到6月1日,乐乐走了,在那个本该属于他的节日里,一朵只有四岁的稚嫩花蕾默默地凋谢了。

  《信报》第二天整版报道了乐乐去世的消息,并且用一张儿童节当天阴郁的天空作为背景图片,来渲染对乐乐的悼念之情。我们看到报道后都哭了。乐乐是不幸的,仅仅因为一根木刺所携带的病毒而被夺去生命。但是在他最后的两个月里,他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人世间的温情。通过《信报》的连续报道,这个四岁男孩的病痛牵动了无数颗心,许多读者都为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们一直是通过《信报》来关注乐乐的病情的。现在许多新闻报道都存在庸俗化、媚俗化倾向,而缺少人文关怀。《信报》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关注弱势群体,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了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中。《信报》赢得了百姓的尊重,是真正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媒体。

  《信报》在6月2日的报道中写道:愿所有读者的目光,都变成五彩的花朵,铺在乐乐离去的路上。我们读者真心希望这千万份关怀能够从京城的空气中传到乐乐的家人身边,给他们捎去些许慰藉。但愿在另一个世界的乐乐,能够收到这份问候。读者蒋泮

  记者手记

  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

  2005年5月27日13时30分,在北京西站的月台上,看到乐乐的妈妈抱着他走上火车,我脑中一片空白。

  我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因为乐乐离开北京,也就意味着死亡。6月1日22:00,我得到了这个意料之中的消息,但我却有些不愿接受。

  在北京西站的月台上,乐乐妈妈抱着孩子,径直走向火车,没有回头;乐乐躺在妈妈的怀里没有一丝动静,那一刻,我不知道乐乐在想些什么,也许已经没了意识。

  我见她走到车厢内的坐位旁,把乐乐平放在坐椅上,然后用透明胶带把插在乐乐体内的管子粘在桌子上。那一刻,她显得那么仔细,好像生怕火车的晃动弄伤她的孩子。或许她也知道,能照顾孩子的时间不多了。

  后来列车长给她们母子安排了卧铺,在回家的路上,至少乐乐能少受些折磨。

  在列车启动前我便离开了月台,因为我不想看孩子走远。我知道列车一点点离开北京时,乐乐也就一点点离开了这个世界。

  车站没了色彩,天空没了色彩,世界也没了色彩,我眼前一片空白。

  2005年5月27日13时40分,载着乐乐的列车起动了,那一刻,北京的天空也飘落了几滴雨。

  信报记者马子越/文并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