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劳动力转移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09:08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兴文)记者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了解到,截至4月末,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97.68万人,占劳动力的42.6%。尽管83.6万人已接近全市今年转移100万农村劳动力的目标,但市农委的一份调查表明,影响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的三个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农民工培训滞后影响就业,而且这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用工单
位招工困难,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大量剩余出不去,企业技术含量高,农民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与用工单位对接不上,这是造成农民就业难或只能是低水平就业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培训农民工无论是当前还是长远,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虽然普遍展开,但培训计划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还在消极地等钱搞培训,一些县市还在等待农民找上门来才培训,非常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另外,农民技能培训的档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宽,仍局限在一般性家政、保安、修配、卖报等行业上,采取与用工单位联合培训,采取订单式培训技能人才的人数很少,还需要大力提高,大力拓展。

  第二是经费不足导致农民工培训工作基础薄弱。就全市培训机构现状看,已初步明确的培训机构,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基地,食宿条件、教学设施等相对落后,按市场要求培训农民很不适应,一些急需的专业师资严重缺乏,满足不了全市培训工作的需要。国家“阳光工程”、省“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和市培训实施方案,都对农民工享受培训补贴提出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所支付的培训经费,严格要求用于农民工培训经费的补助,培训机构不准挪用。有些培训机构因缺少培训资金消极地等钱搞培训,缺乏工作的主动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由于农民工培训工作基础薄弱,从而加剧了农民工培训滞后这一问题。比如京津地区的劳务中介机构表示,哈尔滨地区有特长的农民工有多少用多少,而我市恰恰输送不出他们所需要的大量农民工。

  三是劳务市场信息反应机制不快。千变万化的劳务市场,信息是劳动力资源与用工单位有机结合的先导。目前,我市还缺乏完善的城乡互动信息网络,农民看不到确切的用工信息,各区、县(市)获取的劳动用工信息渠道比较窄,且十分零散,信息反馈衔接不及时。尽管全市已经普遍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档案,外地用工单位也源源不断来我市商洽招用农民工事宜,但有些项目缺乏及时的组织和对接,影响了劳动力对象的确定以及培训和签订劳动合同。当前,省里已经设置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市、县虽有劳动力转移信息网页,但尚不能完全充分利用,农民工档案的查询提取和用工信息的作用发挥还不广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