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法女学者“唤醒”老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17:31 国际在线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艄公与不少人的想象差距很大不少上海市民的目光为之吸引

  七十年前,法国神甫卫德骥为江南水乡居民的勤俭与智慧深深吸引,留下了近4000张珍贵的影像资料。时值中法文化交流年,这批从未发表过的黑白照片终于从法国远道而来,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了面。

  杨树浦舢板上的三代笑颜、穿梭于浦西与浦东间的“水上出租”、船夫黄昏在外滩漫步……记者今天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看到,这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照片,向人们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运河两岸水上人家的生活。

  四千张照片重见天日

  这些照片能够在沉睡70年后重见天日十分偶然。1932年卫德骥神甫乘船来上海,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时,随身携带着四架相机,一架最早的摄像机以及一整套的便携式冲印设备。在10个月的旅行中,这位摄影爱好者以记者般的触角,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忠实记录了运河两岸江南农村百姓的动人瞬间,带回近4000张照片。经过仔细地整理与标识后,他将照片放入金属文件柜内。然而这些珍贵的史料很快被遗忘在了里昂传教士文库中。

  2002年,里昂第二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柯蓉女士(ChristineCornet)偶然去查资料,当她看到卫德骥的遗作时,深感这是一笔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作家镜头下的水乡、棉田、桑陌宛如画卷展开,印证着江南的变迁,当即萌发了要在中法两国同时展出的念头。

  七十年前主题报道

  影展的策划人之一,影像艺术家方许文先生(FranVerdier)称,和上世纪三十年代游历过中国的西方摄影家相比,或许卫德骥称不上是最优秀的一个,但是他选择了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摄影主题大运河,创造了主题报道的创作手法。他捕捉到水上人家的勤俭和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水上的中国。

  柯蓉教授则告诉记者,她眼中的卫德骥是个好奇而又专注的艺术家。当初年方四十的他原本是被教会派去调查传教士的生活,可他却将中国之行变成了一次充满异国情调的旅行。在上海码头,他留下大量船工摇橹的照片,徐家汇雪景、浦东捕蟹船、杨树浦舢板人家……黄浦江旁无论是歇息时吃烧饼的脚夫,在船篷上晒被子的渔民,都透出一股乐观向上的精神儿劲。也许是这打动了他,他原本可以选择更为快捷方便的陆路,最终却沿着运河北上。

  人物笑脸令人动容

  本次精选出的150余幅黑白照片是卫德骥的代表作品。田间、街头的普通劳动者在影像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者以异域艺术家独特的视角,留下了许多当年独特的风土人情。例如,乡村医生把先前收获的病人牙齿缝在一块面布上,然后披着这块布走街串巷;又如,渔童抱着看起来比自己身体还大的自制捕鳗篓。画面中反复出现普通百姓满足的笑脸,亲切、遥远又令人感动。

  记者从上海市档案馆获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之后移至苏州和北京继续展出。柯蓉女士说,照片中的人物如今也许都不在了,她曾经想过将影像投影到一条白帆船上,沿运河行驶,寻找事主及后人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舢板人家的生活已被人淡忘,而卫德骥将一部分历史活记忆保留了下来,这个普通人的神奇之旅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记者王楠摄影)来源:新闻晚报(来源:国际在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