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报警器噪声有望纳入车辆年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5:00 新京报
  环保局希望汽车进居民区自觉静音,建议质监部门制定报警器质量标准
报警器噪声有望纳入车辆年检(图)
  方庄某小区没有专用的停车场,居民只好将车停放在路边。但汽车报警器鸣叫,附近居民会受扰。本报记者张涛摄

  本报讯(记者马力)昨天,本报报道了北京挂牌15个“安静小区”,规定机动车防盗装置要采取静音或其他方式减少噪声。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正在修订的新噪声法中,有望将报警器的噪声污染纳入车辆年检。

  “安静小区”规定,机动车防盗装置要采取静音或其他方式减少噪声。如果不用报警器丢失车辆,一些“安静小区”也给出了示范的办法。朝阳环保局介绍说,曾有一“安静小区”里发生汽车被盗事件,虽然不一定是报警器关成静音造成的,但小区的物业还是主动对车主进行了赔偿,并加强了保安巡逻的力量,保证车辆安全。

  据悉,今年3月,市环保局启动制定《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程序,这将是北京首部噪声法。目前,新修订的噪声法已经初步征求了各个相关部门和专家、市民的意见,并完成了草案,将递交市法制办审查,有望在明年的人大会议上进行审议。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初步拟定的草案中,报警器的噪声将从源头开始治理,“首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制定报警器的具体技术标准,质量合格的报警器必须只在发生盗窃时才能发出报警声,其他状况下则不发出噪声。质量不过关的报警器在北京不允许出售。其次,目前车辆年检中要过的环保关只是尾气,我们希望能增加报警器的检查,胡乱报警将不能通过年检。”

  此外,对于噪声处罚的规定,目前国家只规定了哪些噪声行为可以进行处罚,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额度,而这次的草案中,将规定具体的额度,“我们希望这个额度可以重一些。”

  现状

  汽车报警器噪声居民反映最强烈

  报警器质量不过关非盗亦响是频发噪声主要原因

  本报讯(记者马力)据市环保局公布的调查显示,北京去年的环境污染投诉中,噪声污染约40%,已超过工业污染跃居投诉首位,而车辆报警器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噪声之—。

  市环保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反应最强的噪声主要有8种,分别是装修、车辆报警器、文体活动、车辆进出、电梯和水泵间、邻居声响、邻居弹琴和唱歌、宠物叫声。

  市环保局固体废物和噪声处处长董金虎说,目前对于车辆报警器的管理主要是公安部门。以往市民举报有车辆报警器发出了噪声,警察赶到现场,通过车牌号码查到相关车主的资料,联系车主让其关掉报警器,但这期间报警器还是不停在乱叫。而有时候联系不到车主,就只有把车暂时拖走,但这个“大喇叭”放到哪里都是一个噪声源,拖走的时候也会影响到沿路的居民。此外,目前北京的环保法规上并没有处罚报警器噪声的具体规定,经济处罚不好执行,解决办法通常也都是劝解。

  董认为,报警器人为制造噪声的情况很少,其频发噪声污染的根源在于质量不过关,虽然一些报警器特别灵敏,但这并不代表其就质量合格。合格的报警器是应该在发生盗窃时才发出报警声,但这些报警器却灵敏到稍碰一下,或者遇到大雨、刮风、冰雹都会发出报警声,而且一叫起来就停不了。

  去年,有关部门对报警器进行的质量检查显示,北京生产的报警器大都不错,8个厂家质量都合格。但外地出厂的却令人堪忧,合格率还不足30%,而这些报警器在北京很多汽配店都有销售。

  案例

  遇冰雹众车“大合唱”

  报警器清晨乱响惊扰居民好梦杨先生居住在西城区木樨地的一个小区,前不久的一个早上,他突然被一阵刺耳的汽车警报器鸣声惊醒。

  “当时是凌晨4时50分左右,因为小区内非常安静,所以报警器响起时,声音显得特别尖厉刺耳,我的睡意一下子就没有了。”杨先生说,原以为报警器响一会儿就能自己停,可过了10多分钟,尖厉的声音依然乱响。半个多小时后,杨先生正恨得咬牙切齿之际,才见一中年男子跑出门,让汽车“住嘴”了。

  汽车报警器乱,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家住西现代城的程小姐说,前几天北京下的那场冰雹,小区里的车辆报警器简直是“大合唱”,炸开锅似的叫开了花,而且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冰雹都停了好一会了,那些车还叫个不停,直到后来车主出来安抚后,刺耳的声音才停下来。”

  本报记者 蒋彦鑫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