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监护不是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4:56 山西日报

  赵本山有一个小品叫“相亲”,说的是两位家长拿着孩子的信去会面,对了半天的话后,赵本山说要看看信中的内容,对方提醒他这是孩子们的隐私,但赵本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父母看孩子的信就相当于领导审查……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例子,要么是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要么是偷听孩子的电话,明明是孩子的正常交往,但作父母的非要管一管,生怕孩子做了什么错事。说是父母替孩子担心也好,是对孩子负责任也好,特别是对待未成年人,父母都有一个“监护权”,但这也是其管孩子最好的一个挡箭牌。

  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我不想让妈妈看我日记,也不想让她偷听我电话!跟她说过好多次,可她还是那样。我又没做错事,干嘛像看贼一样看着我!”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曾经对一位采访他的记者诉说的苦恼。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孩子的“保密”需求越来越强,他们认为应该有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独立的空间,并得到人们的尊重,也就是说孩子也应有自己的“隐私权”。

  有人说了,小孩子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还不能正确判断一些事情的是非,或者是仅仅按照自己的行为标准区分对错,他们需要家长随时指导其行为,以免受到伤害。可真正那么做的话,孩子并不领情,他们真的不希望家长干预自己太多,如果家长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仅靠偷看日记或偷听电话,是对孩子不信任,也容易造成沟通障碍。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就作出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也就是说,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由此看来,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心理,应该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任何人都不应该任意限制他们,也不应该举着各种美丽的幌子去任意揭他们的隐私。虽然家长对孩子有监护权,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家长去“监”,因为护的多了就变成了管,硬管会使孩子有逆反情绪,容易造成与父母对立的局面。

  家长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人父母,谁也不愿自己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但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应有个度,相信孩子、平视孩子,这也是监护孩子的一个好办法。“领导审查”是一种行政行为,教育孩子就大可不必了。

  刘国锋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史婷婷)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