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3成手机维修商说谎赚黑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7:48 扬子晚报

  当你拿着出故障的手机,到商家准备进行检测维修时,“你的手机主板进水了!”是维修人员多数情况下对你说的一句话。于是,就算你的手机在三包期之内,都得自己掏钱更换主板,手机主板进水也就成为了手机出问题的“惯病”。然而,昨天记者拿到的一份由江苏省通信产品检验站提供的一项统计数据让人吃惊,在这里,有接近一半手机的复检结果与社会上检测点的初检病症不符,有3成未进水的主板被硬生生地扣上了“主板进水”的结论。本期《南京质量报告》建议手机用户在进行手机维修时最好先到权威检测点先查病因再维修。

  主板真的进水了?在南京市消费者协会,记者就见到了一位正在投诉一家手机检测站的王先生。他说,自己刚刚购买不到一个月的一款品牌手机,在上个星期出现了莫名死机的现象,于是就将问题手机送给了经销商寻求解决,经销人员告知,他需要先到指定的检测点进行检测后,才能最终断定手机故障的原因,再根据《三包》的规定来确定责任方。于是王先生来到了指定的手机检测点,不一会儿,检修人员就告诉他,他的手机是在使用过程中进水了,造成主板进水,手机无法使用。按照手机《三包》的规定,手机属于人为损坏,不在《三包》之列,因此,王先生要想恢复手机“工作”,只能自己另外掏钱,为手机更换一块主板。

  自己对手机一直呵护有加,怎么会进水呢?王先生实在有些疑惑,于是他通过电话查询,找到了江苏省通信产品质量检验站。检测人员告诉王先生,他手机的问题,仅仅是电池的触点的弹片松动了,只要用镊子扳一下就可以了。显然,手机主板进水的事实不存在,王先生差点让商家指定的维修点给蒙了。

  3成主板进水“无中生有”

  “手机进水,的确是手机故障中常见的一种问题,但是一些维修商常常以手机进水来逃避自己的维修义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一台1500元的手机为例,换一块主板的价格往往要达到手机价格的一大半,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起到规避手机《三包》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我们这里进行复检的手机,有近一半都与原来检测的结果不一样,其中3成主板进水属无中生有。”江苏省通信产品质量检验站里,一项数据让人吃惊。负责手机质量检测的李金富介绍说,虽然实际到他们这里来检测的消费者人数不多,但是检测的最终结果却折射出,约有30%%手机维修商正在利用指定检测的“职权”,对手机滥加“诊断”。

  从2001年起,该站被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式授权为手机检测站后,有接近一半的手机在这里的复检结果,与在商家指定或是路边检测点所检测的结果不一样,而在这其中,手机主板进水是手机维修商惯用的检测结果的常见结论。李翻开一份最近的检测报告给记者看,在10起由消费者带来的“主板进水”的手机中,有4起的复检结果证明,手机主板完好无损,根本不存在手机进水的情况。记者注意到,做出误诊的手机维修点中,不仅包括了一些小的维修点,而且一些大的手机品牌授权维修站也名列其中。

  维修人员大多没有上岗证

  “从我们复检的情况来看,有接近9成的手机‘误诊’病例,都是人为故意造成的。”李金富明确指出,“误诊”的根源就在于,相关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强。早在2002年,手机《三包》规定出台之后,包括质监部门等在内的相关部门,曾经做出了对手机维修人员进行岗前专业知识培训的要求,规定指出,手机维修人员只有在考核通过,取得了上岗证后,才能够进行手机方面的维修服务。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该规定并未得到很好落实。据他了解,现在的手机维修店,有一大半的维修人员都没有上岗证,其手机维修的质量也就可以想象了。李说,包括一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手机的售后服务店,其实也都是承包出去的,自然这些维修点考虑的就是如何赚钱了,因此夸大手机问题的情况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免费检验站少人问津

  实际上为了增强手机检测的公正性,从2002年起被省质监部门授权对手机质量进行检测的江苏省通信产品质量检验站,与省消费者协会进行了合作,向社会免费提供手机质量方面的检测服务,然而事实的情况却事与愿违,三年过去了,实际前来检测的消费者并不多。

  “很多人打电话到我们这里,都是先询问是否收钱,实际上我们进行的手机检测都是免费的。”李金富向记者介绍说,如果消费者送来的手机,经检测后判定手机本身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检验站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的费用。但尽管这样,到他们这里来做相关检测的消费者还是寥寥无几。李说,由于受到相关标准的限制,他们目前能够检验出来的手机问题主要集中在,手机铃声的声音或是手机主板是否进水等主要性能指标上,而有些例如,外壳损坏是否是人为的,主板进水是什么时间等苛刻要求他们还无法检测出来。

  手机检测能否与处罚相挂钩

  “作为手机检测机构,如果蓄意做出虚假检测结果,我们主张其通过有效途径讨回权益。”面对接近半数的手机检测维修商可能暗中捣鬼的情况,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的居苏生秘书长也显得有些吃惊,他指出,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或是举报到相关执法部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在此之前,居苏生提醒说,作为消费者应该首先保留好证据,例如,初检的书面检测结果和复检的检测报告,只有两者齐全才能最终判定,是否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与此同时,有关人士也指出,面对一些手机品牌维修点的频频作假,作为相关执法部门也应该重视这种欺诈行为,当消费者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证实相关手机检测站有违规行为的时候,执法部门就应该对其进行严厉惩罚,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本报记者陈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