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80年代末,小会计一时风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8:4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陈艳萍

  【金陵晚报报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科班毕业的王于泽对这句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流行一时的话记忆犹新,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吴正浩书记回忆说,小会计也能火爆一时和当时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其实不仅仅是会计,包括金融在内的财经类专业在当时都是炙手可热的。

  吴正浩1981年进入南京财经大学,学的就是会计专业,但在当时,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是第一年开办,并不是什么好专业,吴正浩当年就是因为高考只高出录取线3分,才上了这个第一年招生,鲜有人知道的冷门专业,为的只是能跨进高校大门,将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事实上,财经大学第一届会计本科专业招收的72名学生毕业后大多是吃“皇粮”,分配到国家机关的占大多数。

  这种情况在后来有了极大的变化,1988年进入财经大学学经济管理专业的韩利珍说,当时的“皮包”公司真是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有专业知识,敢下海,敢经商,就一定能赚钱,这种火热热的经济形势令财经类专业热得不得了,除了会计外,和经济搭边的管理、和钱相联系的金融都成为考生们追逐的目标。韩利珍在毕业几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对财经大学1992年毕业的340多名毕业生做了一个针对性很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1%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当时经济太热了,大家都想到外面闯一闯”。

  财经类专业的热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后,财经类专业不再成为财经大学的专利,全国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吴正浩说,有一段时间甚至有统计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占所有大学生的10%,“这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会计专业的火爆程度”。

  过度扩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此后,会计也和大多数专业一样在“红火”之后渐趋于平平淡淡。“现在,会计的分工则是越来越细了”,吴正浩的感受是,在20年前,会计毕业的都是人才,一两年后很快成为主办会计,但现在会计这个职业的分化很明显,仅一个会计就有材料会计、成本会计、专事应收款或专事应付款的,会计的功能变了,就业层次低了。

  (编辑 丹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