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年近九旬老农领唱唐朝古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00:59 新京报
  近百名陕西农民艺人京城演绎中国古代音乐史诗

  时间:

  昨日下午3时至4时

  地点:

  海淀剧院大堂

  事件:

  近百名陕西农民艺人携千年“工尺谱”进京,倾情演绎素有“古代音乐活化石”美誉的唐朝古乐。
年近九旬老农领唱唐朝古乐(组图)
  当近百名农民乐手演奏古乐时,86岁的领唱者张贵老人坐在乐队的前面用手打着节拍。
年近九旬老农领唱唐朝古乐(组图)
  乐师展示一幅明代的“工尺谱”,记载在上面的乐曲据考证已流传一千多年。
年近九旬老农领唱唐朝古乐(组图)
张贵老人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演奏技巧。

年近九旬老农领唱唐朝古乐(组图)
  两个农民乐手在剧场外吸着烟,第一次来北京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

  “咿唔嘞唔工———咿唔嘞唔尺———”,昨日下午3时30分,海淀剧院大堂突然响起了无伴奏的吟唱,接着柔和的笙音奏出,乐音渐由低沉哀婉而悲凉慷慨,浑厚的男中音和着笙音,乐曲《将军令》奔涌而出。乐声来自大堂中站立着的特殊歌者,近百名男女老少齐聚一堂,手持笙笛鼓镲,奇异的声音顿时充溢其间,而这仅是“百名农民演绎中国古代音乐史诗”的序曲,正式演出将于6月17日至19日在该剧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等地进行。

  乐曲已流传千余年

  乐队中一位长须飘洒的老翁,唱得格外专注,“他是乐队中最年长的乐手”,导演郭大群说,老人名叫张贵,已经86岁高龄了,正是他将这些音乐活化石传承和发扬下来,如今他连站立都困难了,还是坚持来京演出。在他的周围簇拥着的93名歌者,都是来自陕西周至集贤村和长安区何家营古乐社的农民。

  一曲终了,新曲未起,组织者李亚蓉介绍,刚才演奏的乐曲《将军令》表达的是古代狼烟起,征兵令下,离家赴战场的意境,“咿唔嘞唔工……”等是按古代工尺谱所唱,说着他展示了一幅古代的“工尺谱”,据陕西省古乐研究专家考证,上面的乐曲已流传千余年了。

  此后,《南吕一枝花》演绎的是被誉为“绕梁三日不散”的雅乐,笙、笛、管、鼓等合奏,郭大群说,其中的很多乐器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就是那个元朝末年的单面鼓,作为行乐用鼓,旁边大大小小的鼓很多都布满浮雕,几乎都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

  最后合唱《柳生芽》,伴着委婉低回的管子声音,将气氛推向高潮,86岁的张贵老人刚领唱了三四句就说:“老了,唱不下去了”,接着就坐下了。旁边的几位老人接着领唱,张贵老人则用手拍着腿打拍子,轻轻哼唱着,朴实而真挚的乐音将人们带入了折柳长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别离意境,歌者的表情肃然,难懂的词意无法遮掩音乐的感伤。

  古乐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李亚蓉说,这不是他们的全部阵容,因为还有十余名少年歌者未到,真正演出时的阵容应该是108人,他们都来自集贤村和何家营村,唐代宫廷古乐的最后故乡,因为集贤村在唐代是皇帝的行宫和狩园,皇室每次前来,都要与民同乐,村民们也被宫廷乐师组织起来演奏,此后又传到附近的何家营村,并扎根发芽。

  这些村内几乎人人会吟唱古乐,他们都是依据流传下来的工尺谱,按照这种独特的记谱方法和古代乐曲,世世代代口传心授,将唐乐的旋律和情感融入其中,得以传承,所以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会的,李亚蓉说,“因为这些古乐随着世代传承已经溶入血液,再也无法抹去。”

  为了这次进京,他们从3月份开始了专门的排练。

  乐队吹笙的高秀芬说,她们家到现在已经传了五六代了,平时除农忙外,都是白天干活,晚上排练,每天从晚上8点半练到11点,村里面五六岁的小孩,也有人教。

  链接

  工尺谱

  我国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尺”等谱字记写唱而得名,最晚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普遍地运用于我国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器乐中。

  现今通行的工尺谱字有10个,与北宋以来沈括《梦溪笔谈》、陈旸《乐书》、《辽史·乐志》等书所载相同,为“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工尺谱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域与乐种的不同,故在音列调首、书写字体、谱字音高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工尺谱音列排序,其调首有三种,即以“合”字为调首(如西安鼓乐所用工尺谱),以“尺”字为调首(如福建南音、晋北笙管乐所用工尺谱),以“上”字为调首(如江南丝竹乐所用工尺谱)。前两种调首音列多为固定音高记谱法,后一种调首音列多为首调记谱法。

  采写:本报记者张剑锋

  摄影:本报记者陈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