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毕业生自愿走入麻风病康复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00:42 贵州都市报 | ||||||||
这里曾是以前麻风病人的治疗地,治愈后的部分患者留在了大山深处,发展为93人的自然村落,由于世俗的偏见,孩子们上学成了大问题,一个师范毕业生自愿到了这里—— 23岁小伙和“康复村”的无名学校 李大超 本报记者 杨杰 摄影报道
“康复村”的无名学校 在距福泉市城区35公里的仙桥乡大山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隶属于仙桥乡的仙桥村,以前是麻风病人集中治疗的地方,人们管叫“康复村”,“康复村”里的麻风病人经治疗痊愈后,“康复村”就解散了,治愈后的麻风病人一部分走出了大山回到了原籍居住,一部分人没敢走出大山而选择留了下来,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留下来的人组成了12个家庭,发展到了92人口的自然村落,这个自然村落一直与外界隔绝着,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可孩子长大了,就要接受教育,孩子上学成了村里人的头疼事。1999年秋,山里有两个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下,这两个孩子到了离他们最近的巴巴箐小学就读,然而好景不长,巴巴箐小学附近的一些群众由于不懂科学,缺乏必要的卫生常识,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给传染上麻风病,于是,这部分人串联起全村子的人把教室门锁了,使学校无法上课达一星期之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曾多次前往协调,但终因世俗的、愚昧的、自私的观念已深深植根于一些群众头脑中,工作无法做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这些无辜的孩子只得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村里在以前祖辈们治病的那个地点建了一所没有名字的小学。 23岁小伙扎根大山 学校现在比较稳定了,一个叫李升宽的年轻人的到来,使“康复村”的孩子终于可以安稳地就近上学了。近日,记者来到“康复村”踏访了李升宽和他的学校。 走进学校,不甚宽大的操场坝干干净净,操场边上还立着升国旗杆,教室里,十多个孩子坐得整整齐齐的,专心地听着老师给他们讲二年级的二十九课《数星星的孩子》,见到有陌生人到来,教师就叫孩子们自己读课文,出来问我们有什么事,因为在这条路上,是极少有外面的人走动的。 见面寒暄才知,这就是李升宽老师,中等身材,清瘦的面孔,说话细声细气的,文静腼腆,但看上去很精神。李老师今年23岁,2002年三都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仙桥乡谷顶招小学上课。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上课,李老师很激动,他告诉我们,他是2004年9月份才来的,在此之前,有一名代课教师在这里上课,可这名代课教师由于待遇低,根本不安心,没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2004年上半学期,这名代课教师连期末统考的试卷都没有去领来给学生们考试,以致于这学期学生们都没有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这群可怜的孩子,他暗暗下了决心,要让这些孩子们有一个好一点儿的学习环境,于是,他毅然写了申请,走进了“康复村”。 “我舍不得离开孩子” “嘟、嘟、嘟……”随着哨笛声一响(上下课都是李老师自己吹哨笛),下课了,孩子们全都涌出教室,在操场上活动起来。“李老师,来和我们拍球(因为没有篮球架),李老师,来和我们跳绳”,“李老师,来我们下跳棋……”,学生们的呼声不绝。李升宽告诉我们,这里一共有17个孩子,8个二年级,9个一年级,大的11岁,小的6岁,今天只有16个孩子,有个叫蔡道伦的小男孩没来,因为眼睛染了角膜白斑,听说做手术要十多万,检查去了。“这些孩子学习很努力,虽然要走好几十分钟的山路,可孩子们都很少迟到,每学期考试的成绩在仙桥乡同年级的学生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李老师很欣慰地说。我们问他今后有何打算时,他真诚地说:“来了以后,我也没想出去了,我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能有机会认识山外的世界。”特别让李老师无法忘记的是,“六一”期间,市里有关部门给孩子们送来了许多糖果,让他们过上欢欣的“六一”,但孩子们得到糖果后自觉地把糖果平均分成了18份,一份给老师,还要给未到校上课的蔡道伦留一份,你说我舍得离开他们不?李老师的眼角始终是湿润的,说完之后,他就融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