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注中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7:55 扬子晚报

  物理:淡化计算,强调灵活

  本报讯“题目太活,与生活实际扣得特别紧”。昨天下午4点10分,中考第二门考试物理科刚一结束,考生谈得最多的就是物理试卷的“超度灵活”。不少考生反映,整张物理卷子面貌比较新,有一定的难度。许多考生感觉,试卷上的题目全部都做完了,但是对不对,自己到底发挥得怎么样,心里却根本没有底,原因是灵活的题目多,做完后,对自己的思路往往都不敢确
定。

  “我觉得自己考得还行,但是,没有平时做完卷子的那种自信,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对的。”“我感觉题目比平时训练的活,平时的考试灵活的题目,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虽然也有,但是好像没有那么多,因为每个来自生活的题目都要去找相关的原理,这样的题目一多,我看了有点害怕。”据考生反映,物理试卷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开放性和实验性的题目多。一位考生还给记者举了个“活”题的例子,说肥皂泡在上升过程中,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再下降,就是在考物态变化和气体密度的相关知识,传统题目不会用联系肥皂泡来出题目的。记者了解到,这位考生的物理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他认为,试卷的命题“不死板”,有点挑战性,所以,也比平时的模拟卷子难。

  据了解,学生反映试卷联系实际的题目多,淡化了复杂的计算。这位老师认为,今年是新课改后的第一次中考,新课程和老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上,题目开放性大,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对将来的教学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有老师认为,一般来说,中考物理体现难度的题主要是实验题和简答题,实验题里有78分的题是“拉分”题,简答题有23分是拉分的。但今年的计算题也可能会拉分,比如有一题就有四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没有对计算题进行重点复习的考生,可能拿到题后不知从何下手。刘小卉

  语文 从“头”说起“拿不准”

  本报讯昨天上午11点,中考语文考试结束,记者在几个考点了解到,考生对语文考试“感觉还可以“。考生普遍反映前面的基础知识部分,包括阅读理解,都还比较容易。但是面对《从“头”说起》这个作文题,却”心里没有底“。

  在六中考点,不少考生反映说,此次语文试卷前面的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基础知识部分做起来蛮顺手的,题型、题量和平时训练的“差不多”,字词、默写、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比考前自己学校及五城区的模拟考试要容易一些。但一提到作文,考生却有了不同的反应,有的表示挺好写的,作文是命题作文,《从“头”说起》,还给了些提示,比如“头球”、“头等”,还有成语“万事开头难”,都与“头”有关,写600字,文体不限。因为有提示,所以作文下笔很容易。但另一部分考生却表示,对这个题目“拿不准”,因为是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不一样,虽然写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会走题。

  一位中学的语文老师认为,这个命题作文比较好写,由于题目中的“头”字是加了引号的,因此,从“头”说起,可以是从开始说起的意思,也可以是从名词“头”说开来的意思。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与头有关,考生容易联想,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对于多数考生来说,这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根据经验,多数考生可能会用倒叙的手法来写,比如,写自己获奖了,“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展开来写,表达对老师和家长的感激之情。还有中学老师认为,虽然这个作文题看上去比较宽泛,但是考生因为对“头”的理解思路放得不够宽,就比较容易落入俗套,因为时间的关系,还可能受到题目所给的三个词的限制,要想得到高分,还要有点创新才行。刘小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