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党员三兄弟帮乡党致富二三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07:21 三秦都市报 | ||||||||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武五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党员三兄弟”——王长春、王长明、王长新,就出自这个村子里的一个普通农家。兄弟三人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上也有一些差异,但他们的内在品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皆是用自己的一生为群众办实事的人。 王长春 山沟里走出的小麦专家
王长春1948年3月出生于铜川市印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1966年,高中毕业的王长春回到家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农业学大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在他的家乡,小麦亩产量只有七八十斤,产量很低。一年干到头,一个劳动日值最高年是3角8分,最低年只有1角2分。这种现实,使他萌生了寻找良种、多打粮食的愿望。于是,他开始多方虚心求教潜心琢磨。 1972年,他被村里安排到村农业技术试验站,开始了育种试验。1978年,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他惟一填报的西北农学院。1982年大学毕业时,他又毅然放弃留校机会回到家乡。当时的区农业局领导问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有什么要求,他回答:“只要有一块试验田就行。”就这样,他背着行李步行15里山路,到郊区的原种场上班了。 长期超负荷工作和无规律的饮食,使他积劳成疾,得了慢性咽炎、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为减轻腰痛折磨,不少资料的整理和论文的撰写都是趴在床板上完成的。 王长春曾对自己的助手冯艳说过一句话:“不能在别人查档案时,才知道你是一名党员,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去树立形象。”王长春不只是这样说的,20多年来他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能使农民多打粮食,他二十多年如一日,不求名利,默默耕耘,把青春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事业,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育种劳模”。 在20多年的育种实践中,王长春和他的课题组广泛征集优质资源,选育成功铜麦1—4号系列品种,成为渭北旱塬主栽品种,已累计推广400多万亩,亩产提高30公斤,农民一亩地增收48元。至今,王长春已主持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5项,其中14项分别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奖,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王长春主持的三项有关杂交小麦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理论上,首次发现了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小麦雄性不育材料及其遗传方式;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旱作生产条件下T型杂种小麦育性恢复影响,首次提出了“小麦T型杂种隐性恢复基因”和概念及遗传模式,提出了“恢复基因数量和性质共同决定恢复力”的理论,为选育恢复力高而稳定的T型恢复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成果被编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中国技术成果数据库》和《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等书中。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权威检索刊物《AGRINDEX》摘录,且得到广泛引用。 王长明 富了全村人是他最大的欣慰 王长明排行老三,是家里惟一的“官”。现任武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苦战恶劣的自然条件,修路、引水,使武五村一天天变美、变富,成为全镇发展最快、基础设施最齐全的山村,村民笑了。 提起武五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个个言无不尽。村民张忠献说,武五村祖祖辈辈都是在沟里担水吃,村民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担水的路上,农忙时节只能利用晚上或凌晨去担水。直到1999年,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每户建起了一口水窖,才使村民们摆脱了担水吃的历史。有了水,群众又渴望用上电,2000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王长明经过努力,多方协调,为村上争取到了农网改造项目和资金使武五村结束了几辈人点油灯的历史。 王长明说,武五村穷的原因是没文化造成的,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全村没有一名大中专生。没有知识怎能改变命运?1995年,他发动群众,每户一条椽,10块钱,翻新了村完小惟一的四间旧瓦房。1996年王长明好不容易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加上发动群众集资建校,他带领群众筹集4.3万元,在村完小建起了当时全村惟一的6间平房,然后招聘老师,提升教育质量,当年教学成绩从全镇的倒数几名跃到了前三名,并保持了6连冠的记录。 王长明说,想想当初如果他没有信心,武五村可能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变化。2002年冬对农村小学又进行了扩建,新建平房7间,2004年又为教师更换办公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投资1万元美化校园。王长明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学校的条件不比城里差。” 还有一件事让王长明感到自豪,那就是他在全区开了移民的先河。武五村的村民世世代代散居在6面山坡的土窑洞里,土窑洞里潮湿,大部分村民患有关节炎和大骨节病。王长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过多方奔走,打听到了新政策,了解到政府要为生活贫困的农民建房。经过他的努力,2000年8月在扶贫部门的支持下,武五村实施了全区第一批移民搬迁工程。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有两户特困户因筹不到资金,仍然住在半山里的土窑里没有搬迁。这一直是王长明的一块心病,每次见到这两户村民,他就暗暗发誓,遇到机会一定把他们从土窑里搬出来。在这两户里有个叫蔡金田的村民,身体强壮但智力低下,日常生活的油盐都成问题,何况要盖房子。为了能让蔡金田迁出窑洞,王长明骑着摩托车带着蔡三次上门向蔡的亲戚求助、借钱,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万般无奈之下,王长明只好向爱人的哥哥家里借出4000元,买回了建筑材料,还请回了工匠。工匠的吃住全由王长明负责,村里人都说他,怎么比自己盖房还积极!就这样,寒冬来临的时候,蔡金田一家住上了新房。2004年春节,另一贫困移民户程玉喜来到王长明家,刚一进门就跪在地上说:“没有支书和政府,我这一辈子也只能住在潮湿的土窑里了。”王长明眼睛潮湿了,几年的付出得到群众的认可,心里暖暖的。那年入冬时,25户115人的搬迁工程完工。看着村民高高兴兴搬进了交通便利的塬上新居,王长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再苦,也值得。 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而王长明家里依然是10年前的几间房子。记者在王长明的家里看到,他的爱人在柴烟弥漫的厨房烧柴做饭,看到记者到来,热情地把记者们招呼到卧室,记者发现,在他家里除了有个电视机外再无其他家电,靠床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们上学得的奖状,门边贴着全村“计划生育情况一览表”。提起王长明妻子一肚子委屈,妻子说,自从王长明当上村干部后,家里的农活他一天都没干过。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支持这个过程太痛苦了。看着同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而自己的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孩子们的学费全是从亲戚家借来的,到现在还有3万多元的外债。前年9月份,两个孩子开学日子一天天临近,可上万元的学费哪里筹呀?急的她对孩子说,这学咱不上了。孩子一听急了哭着说:“妈妈,让我们上学吧,欠下的学费等我们工作了再还……”母女三人哭着抱成了一团。王长明的爱人说,家里的果园长满了杂草也没人过问,庄稼烂在地里他也不管,她只能请人帮忙。这些都不说,可为村里干了实事少数村民还不理解,把他们辛辛苦苦培育的果园给毁了,委屈的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流。王长明爱人说,现在她已经习惯了,只要他(王长明)把事干好了,让群众多得实惠,她再苦再累也值得。 自从王长明1992年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修路、引水、拉电、移民搬迁、建校兴学、发展果牧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年年都有变化。如今的武五村,路通了、灯亮了、吃水方便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不足500元达到2004年的1210元。当地群众都说,跟上王书记干,村上的事一定会办好,群众的日子也一定能过好! 王长明说,村里需要他做的事还很多,他还不能松劲,他要争取更多的好项目,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富了就是他最欣慰的事了。 王长新 最大的愿望是让果农增收 王长新,1959年6月出生,1986年11月入党,是全省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现任印台区果树站站长、印台区苹果协会秘书长,他从事果业技术推广工作27年来,常年扎根果业技术推广一线,手把手为果农传授务果技术。在他和全区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印台区苹果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先后建成省级示范园1个,市级示范园16个,区级示范园53个,印台区还被确定为国家出口导向型苹果基地。 果农段章文是印台区方阳镇的果业协会的技术员,几年前他还因为不懂技术,苹果产量低等原因,想挖果树种粮食。1989年他承包了4亩多是果园,由于不懂技术,果园90%的苹果为劣果,根本卖不出去,每斤也只能卖到两三毛钱,果园每年几乎无收入。段章文说,那时真有挖果树的冲动。2000年他在去铜川的路上遇到王长新,问起果园的情况,他告诉王长新自己想把果树挖掉,种苹果的收入如还不如种粮。王长新对他说,不是种苹果不行而是你的技术不到家,先不着急挖果树,明年我去帮你修剪果树。第二年,王长新如约来到他家果园,整整用了3天时间将4亩多果园修剪完成。段章文过意不去,有意拿工钱给王长新被当场拒绝。那一年,果园的果子卖了800元,足足比之前多了一半,在以后每年中王长新将有关果园管理的方法教给了他,果元的收入也逐年递增,到去年,他4亩地的收入为8000元。段章文将一块上写着“心系果农”的牌匾送到了王长明的单位。在印台区像段章文这样通过王长明的指导致富的果农还有一大批。他们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果农的贴心人”。 王长新在印台区算是个名人。他常年免费向果农培训育果知识,编写的四项技术歌和印台果协会刊《印台苹果》在省内果区广为传播,深受果农欢迎。编著《铜川市印台区优质苹果规划》等农业论文书刊,参与了《铜川郊区农业区划》等大型资料的撰写工作。他培训果农技术骨干在铜川市改形大比武中以优异成绩获得集体一等奖。在印台区出口导向型鲜苹果试点项目建设中,王长新是惟一一名农民身份专家,他主持制定的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路线,得到了各级专家肯定,项目实施工作也受到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官员和国家商务部的高度评价。 王长新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节假日也很少休息,2003年他只休息了17天,2004年仅休息了26天。2000年,王长新被区上派驻到广阳镇做技术指导工作。刚到西固村,他就用两个星期时间跑遍了该村9个村小组500多户的2000多亩果园。每片果园都要修剪示范,并给指出管理要点。果实套袋是优质苹果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起初群众接受不了,他就挨家挨户给群众讲套袋的好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培训、示范,使群众接受了新技术。当年全村套袋数量达500万只,优果率由40%提高到70%,增收50多万元,使果农一下子尝到了甜头。现在,该村基本实现了全套袋栽培,并带动了周边果区套袋技术的广泛应用,全区套袋数量也由2000年的1800万只猛增到2004年的1.3亿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