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防毒目击第一防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09:54 每日新报

  刘峦

  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夕,本报记者亲临云南禁毒第一线,感受了祖国边陲缉毒民警血与火的缉毒经历。云南瑞丽,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这里是中缅边境的口岸,在出现火热的口岸贸易的同时,也成为国际毒贩活动猖獗的地区。初到瑞丽,整洁的街道,美丽的风光,吸引着来来往往的人,街面上,不时有悠闲的人们走过,虽说城市不是很大,但环境的
优美,丝毫不会让人们将这座城市和贩毒联系起在一起。然而当你见到瑞丽的缉毒民警繁忙的工作状态时,就会深信不疑,在这里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看不见的战线

  早在记者到达云南昆明时,缉毒的气氛就已经出现。云南缉毒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就在记者到达的前一天,在边境线附近,缉毒民警就和武装贩毒分子遭遇。缉毒民警获得线索,伏击四名贩运大量毒品的贩毒人员,缉捕行动中,四名武装毒贩使用冲锋枪对抗,当时,云南警方已经出动了100余名武警,正在毒贩藏匿的山中进行全面搜索。该名工作人员称,从1982年以来的 22年中,云南省总计缴获各类毒品121.1吨。据云南省公安厅消息: 22年来,全省共缴获海洛因 60.51吨,鸦片55.25吨,冰毒 3.74吨,吗啡1.61吨,查获各类易制毒化学物品 2014.10吨,共破获贩毒案件13.3万起,抓获贩毒分子17.8万人。云南省毗邻世界三大毒品生产基地之一的“金三角”,既是“金三角”毒品危害的重灾区,也是中国禁毒斗争的第一道防线。该省1982年就成立禁毒委员会,组建了全国第一支缉毒专业队伍,目前已有专业缉毒警察数千人,其中230多名缉毒警察在禁毒斗争中牺牲或负伤。就在记者前往边陲重镇瑞丽时,云南缉毒又传出消息,昆明海关缉私局根据情报,在中缅边境121号界桩附近的丛林中设伏,成功地将进入伏击

  圈中的毒贩擒获,当场收缴了冰毒 40公斤。

  在瑞丽缉毒大队,记者见到除去留守的一名值班工作人员外,所有的办公室几乎都是空着的,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值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全省都在进行全方位的打击毒品犯罪行动。作为最前沿的瑞丽当然也不例外。现在几乎是所有的队员都在上案子。尽管是集中打击阶段,但这里的国际毒贩也不会就此消停,因为贩毒达到的巨额利润更具有吸引力。

  景颇山鹰出击毒贩

  瑞丽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主要以傣族和景颇族为主。缉毒大队的一名队长阿宏(化名),就是景颇族小伙子,缉毒队员们都习惯称他为景颇山鹰。因为每次出击,阿宏都有像山鹰一样的勇猛和果断。如果不知道阿宏的身份,见到他丝毫不会将他和缉毒民警联系到一起。或许是南方人的共性,瘦小身体的阿宏显现出一份精明强干。很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就让记者体会到了阿宏的果断。由于本市警方也在瑞丽办理一起贩毒案件,并需要向当地的一名女子查询。当阿宏打听到该女子的下落后,出现了一个岔头,该名女子与一名当地的毒贩有亲属关系,公开对该女子进行查证,很可能会引起该名毒贩的警惕,将会不利于其他涉毒案件的侦破,经过研究,决定在阿宏等人的配合下,本市警方对该女子实施秘密查证。当该女子出现在一条街面上时,本市缉毒民警开始慢慢靠近该女子,可能是北方人太显眼的原因,该女子有所警觉,并快速离去还准备打电话求援。此刻,正在一辆车中进行监控的阿宏,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发动汽车,冲到该女子面前,佯装熟人将该女子请到了车上,如此迅速的举动,连周围观察的缉毒民警都没有察觉。阿宏说,隐藏在暗处的毒贩,都非常的狡猾,也许执行任务中一个小

  细节的疏忽,都可能使整盘棋输掉。由于阿宏指挥果断迅猛,十几起特大的贩毒案件,在他的指挥下从没有失手过,景颇山鹰使当地毒贩屡屡惨败。

  专捡垃圾的缉毒民警

  阿贵(化名),个子不高,可能由于长时间的在外奔波,皮肤黝黑发亮。阿贵曾经是边防武警警官,复员后来到缉毒大队,由于一直没有离开缉毒老本行,阿贵对付毒贩可谓经验丰富。队员们说,阿贵捡垃圾就能得到一个三等功。原来,在一次缉毒行动中,阿贵获得线索,在瑞丽将有一次大宗的毒品交易,在随后的侦查中,阿贵得知,狡猾的毒贩可能将毒品分散,分别放入了垃圾桶中藏匿交易。连续几天里,在瑞丽街头,出现了一名捡垃圾的人,不论在大街小巷,这个人翻捡着每一处垃圾存放点。有的恶臭无比,没有人去捡的垃圾堆,也能见到这个捡垃圾人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化了装的阿贵。在数天的监控搜寻中,一个贩毒网络被缉毒民警摧毁。阿贵愣是靠一点点的拾捡,将分散在垃圾中的毒品全部收集,总重量竟然有80多公斤。健谈的阿贵非常幽默,每当有人问及查获毒品的窍门时,阿贵说只要去捡垃圾就行了。在记者临行前,阿贵悄悄地说,目前他正在办理一起贩毒案件,已经收缴了60公斤毒品,如果记者晚走几天,就可以看到收网,估计毒品总数量也会在80公斤左右。

  遭遇持枪毒贩是常事

  由于边境贩毒数量较大,一般毒贩在运送和交易时,都不同程度地会携带武器护毒。而缉毒民警和毒贩遭遇冲突也经常发生。阿明(化名)今年只有24岁,但他却已经有7年的缉毒民警生涯。阿明是缉毒队中最小的民警,虽然年龄小,但阿明的经历却非常丰富。阿明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就曾经遇到过和持枪毒贩对峙的场景。阿明说,那次他们配合内地缉毒民警抓捕毒贩,随后收到线索,两名境外的毒贩将会从小道入境,他们便在小道上设伏。当毒贩出现后,他们上前盘查,当时正是黄昏时刻,两名毒贩见状扭头向边境方向逃窜,他的两名同事实施追击,当快要追上的时候,两名毒贩突然从怀中掏出了手枪,两名同事赶紧卧倒寻找掩体,这时,两名毒贩借助降临的暮色逃脱。但在随后的一次缉毒行动中,将两名毒贩擒获。阿明说,其实队中的每一个缉毒民警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作为缉毒民警就必须去面对。

  缉毒队长遭遇两次绑架

  阿昆(化名)是云南保山地区一个缉毒队的队长,由于到瑞丽办案,与记者不期而遇。今年31岁的阿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缉毒精英。阿昆曾经高考达到大学分数线,但由于看了一部有关缉毒的纪录片,被片中的缉毒英雄所折服,毅然放弃了大学生活,报考了警校的缉毒专业。果然,阿昆在缉毒战线上大显身手,连续破案使得众多的毒贩落马。为此当地毒贩对他恨之入骨。结果阿昆就有了不同寻常的两次生死经历,作为缉毒队长的阿昆竟然两次被绑架。阿昆告诉记者,第一次绑架完全是毒贩报复,当时他被关到了一个偏僻地区的小屋中,只有将他双眼蒙上的时候,才有人出现,并威胁他。遭到绑架的他没有吃喝,很明显对方是要用饥渴来折磨他。不久,阿昆就找到一个机会,在看守他的人不在现场的瞬间,已经做好准备的阿昆,迅速脱身,根据记忆中的路线脱离了危险。尽管如此,阿昆并没有停止片刻的缉毒行动。第二次的绑架是毒贩为了索要被收缴的巨额毒资。当时阿昆正在昆明办案,狡猾的毒贩设了一个圈套,当阿昆被绑架后,毒贩提出用收缴的毒资赎人的条件,但阿昆并没有答应,而是利用可以联系的机会,用短信使用暗语向同事报信。经过数次联络,同事终于弄清了阿昆遭遇绑架的地

  点。当荷枪实弹的缉毒民警出现在已经筋疲力尽的阿昆面前时,这位铁一般的汉子终于落泪了。面对两次生死考验,阿昆说,当选择了缉毒民警的那一刻起,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陆空立体防毒网

  据云南警方透露,瑞丽———芒市———昆明是一条从边境通往内地的主要贩毒通道。从瑞丽入境的毒品,只要能够到达昆明,便会以十几倍的价格往上翻。从昆明再向全国发散,价格还会成倍上升。为此,尽管中国打击毒品犯罪非常严厉,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还是使得一些毒贩铤而走险。为此,在这条贩毒线上,云南的缉毒人员构造了陆空立体防线。

  开车行驶20分钟,便从瑞丽到达了中缅边境小镇姐告。在这里有一条蜿蜒的防护栏杆,这就是边境线,透过防护网,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缅甸小镇木姐的街景。沿着国境线,记者见到对面境外多处豪华建筑。边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境外赌场,现在由于中国严厉打击赌博,这些境外的赌场基本上已经关闭。但这里的贩毒却远远不像禁赌,为了高额利润,毒贩们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活动。随后记者在返津途中感受了立体防护网的威力。从瑞丽前往昆明,必须经云南德宏州州府所在地芒市周转。而芒市到达昆明没有火车,只能乘坐汽车或是飞机。当记者从昆明前往瑞丽时,无论是在芒市飞机场还是在从芒市到瑞丽的公路上,都没有感觉到防护网的存在。而当记者从瑞丽返回时,仅仅从瑞丽到芒市的1个半小时的路程中,就经历三个武警边防检查站的检查。每次检查都是全方位的,所乘汽车内部,以及行李包裹都要验看。不仅如此,在每个检查站还都有缉毒犬待命。在走出瑞丽的第一个检查站瑞江检查站,执行任务的武警告诉记者,他们是24小时执勤,主要是查禁毒品。就在前一天,他们检查一辆大客车的时候,一名携带豆子的妇女引起执勤人员的怀疑,经过检查,发现豆子有疑点,结果从里面查获了伪装的6公斤海洛因毒品。在昆明飞机场,记者经过观察发现,只要从芒市飞来的班机,都有缉毒民警带领缉毒犬进行检查,当场就有可疑人员被带走审查。真可谓是陆空联合严防死守。本版撰文新报记者刘峦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