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韶山精神代代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08:23 红网-湖南日报

  毛泽东故居。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后,毛泽东组织党员大力发展“自卫队”等农民武装,打击土豪劣绅。(馆藏油画翻拍) 毛氏宗祠:毛泽东和杨开慧当年在这里开办农民夜校。张京明摄本报记者李军 罗光前 通讯员 陈冠军 何浪 龙正才

  盛夏的莲花迎着骄阳,别样火红地绽放在韶山上屋场荷塘之中。

  80年前,正是这个季节,正是在这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

  星星之火可燎原

  简陋而逼仄的阁楼中,桐油灯光照亮了墙上的列宁画像和鲜艳的党旗,辉映着一张张年轻而庄重的脸庞。

  “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阶级斗争,严守秘密,永不叛党!”5只紧握的拳头齐刷刷举起,低沉而雄浑的誓言在阁楼上回荡。

  1925年6月下旬的一个夜晚,骤然而至的风雨驱散了久滞的闷热。在毛泽东家中卧室的阁楼上,庞叔侃、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4名热血青年随毛泽东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还有杨开慧、毛泽民和毛福轩。随即,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宣告成立,此前已入党的毛福轩被推选为支部书记,钟志申、李耿侯分别担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毛辐轩,这位1897年在韶山龙坝湾出生的农家孩子,是苦水里泡大的,自幼以乞讨为生。1922年秋,经毛泽东介绍,毛辐轩去中共湘区委员会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补习学校当勤杂工,半工半读,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这年底,他受毛泽东派遣去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奉命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逐渐成长为革命的中坚。

  入党时年仅20岁、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中的“小字辈”庞叔侃,1905年出生于韶山花园冲一个富裕家庭,1923年经毛泽东介绍到中共湘区委员会创办的湘江中学读书,受到革命理论熏陶,1925年春即利用教员身份协助毛泽东开展农运。

  “乡间郎中”毛新梅于1886年出生在韶山瓦铺子一个农民家庭,少时从父学医,1923年春随毛泽民去安源煤矿任消费合作社店员,投身工人运动,1925年回韶山任湘潭特别区第三乡“雪耻会”负责人。

  1889年出生于韶山陈公桥的李耿侯是支部里的“文化人”,求学10年后当过3年织布工,后去衡阳税务局工作。因不甘为虎作伥,辞归故里执鞭从教。1925年始,他跟随毛泽东从事农民运动,成为农运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秉性刚强、疾恶如仇的钟志申,1893年出生于韶山钟家湾,25岁时就领导了反抗强征“烟灶捐”的斗争,后迫于生计投身行伍,因看不惯旧军队的作风又弃伍回乡,1925年初义无反顾地投身农民运动。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成立,点燃了韶山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党的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至1927年底,韶山特别支部发展成为下辖15个支部、有230多名党员的党总支,活动范围拓展到宁乡、湘乡等周边地区。在她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开始了由自发斗争向自觉斗争、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的转变。韶山农民建立了自卫队、义勇军等武装,开展了抗捐、抗税、抗粮、夺取教育权、支援北伐、处决豪强等革命斗争。

  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让毛泽东看到了蕴藏于农民中的巨大力量。1927年春,通过对韶山农民运动及湘乡、衡山、醴陵等5县情况的考察,毛泽东挥就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不朽篇章,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韶山农民革命的经验由毛泽东和韶山特别支部成员,通过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传遍全国,星星之火速成燎原之势。到1927年3月,全国农民运动遍及17个省区,参加农运的农民达800余万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

  80年风雨征程,韶山特别支部及其领导下的一大批仁人志士为革命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先后有83位英烈倒在了革命的征途上。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韶山特别支部首任书记毛福轩当选为湖南省委委员,组织韶山农民策应秋收起义失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他过着“青草为食、席洞而眠”的非人生活,却仍未放弃革命。1929年,他化名毛恩灏,打入国民党上海金山县警察局,直到担任三分局局长,机智勇敢地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33年初,毛福轩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以种种刑具对他进行残酷折磨,他坚贞不屈,怒斥敌人:“要杀就杀,叫我叛党办不到!”并对前来探视他的同志说:“不要难过,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后来,惨无人道的敌人将他“五马分尸”并抛尸山野。

  庞叔侃在“马日事变”后担任了潭(湘潭)湘(湘乡)宁(宁乡)边区工农义勇军的中路军参谋长兼支队长,率部配合友军进攻长沙。失利后返回韶山坚持战斗。1927年9月,他受组织派遣前往安源,途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就义前,他还鼓励大哥继续革命。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敌人的屠刀,令少数人产生了动摇。李耿侯察觉后,和韶山特别支部的其他骨干成员在韶山望南庵开会,鼓励大家坚定信念,稳住了人心。后来,李耿侯接替庞叔侃挑起了领导义勇军的重担,和战友们辗转战斗于韶山、宁乡一带,威震一方。八一南昌起义后,他奉命去常宁水口山参加工人暴动,随后上了井冈山。1928年,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长眠于井冈翠竹丛中。

  毛新梅是韶山特别支部首批成员中赴难的第一人。“马日事变”后,已调往上级机关的他回到韶山开展工作。1927年6月15日,毛新梅在执行任务时被敌人跟踪。一位乡亲前来报信,毛新梅见此人面带戚容,就说:“你病得不轻,我给你开个方子。”这位乡亲再三催他快跑。毛新梅坚持要给他开完处方再走。就在此时,敌人冲了进来……

  “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共产党是杀不完的。”这金石之声,是钟志申留下的遗言。1928年3月12日,在长沙从事地下工作的钟志申被捕后英勇就义,家人从他的内衣口袋中发现了这份浸满鲜血的遗书。遗书中,他还嘱咐儿子继承遗志。

  “韶山五杰”以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言,其英雄壮举激励着后来者舍生取义。仅韶山历任区委书记中,就有率部抗击日寇、抵御外侮最后累死沙场的毛浦珠;有在解放战争中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指挥川东游击战争,血洒华蓥山的孙仁;有踏着父亲毛新梅的血迹英勇捐躯的毛慎义……

  韶山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韶山精神薪火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茬接一茬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秀华,韶山一位普通的农村女党员。土地改革时期,她在湘潭地区率先成立第一个妇女互助组———“刘秀华互助组”,带领姐妹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她自己也成长为优秀女干部。

  毛迪秋,毛福轩烈士之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曾任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为改变韶山落后面貌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韶山党组织接过韶山精神的接力棒,带领10万韶山人民,又迈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

  以在《领袖与乡亲》照片中露脸而闻名的汤瑞仁,曾担心“改革开放会给毛主席抹黑”。后来,她转变了观念,从摆地摊、卖稀饭开始,到创办举世闻名的“毛家饭店”,如今已是一位拥有3000多万元资产的“阔老太”。这一趣话折射出韶山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也是韶山村党支部引导韶山人民解放思想的一个缩影。

  毛雨时,现任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明星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和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韶山村党支部也多次荣膺中央、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组织”等称号。荣誉乃心血和汗水浇铸而成。韶山村村支两委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建了故园建筑公司,办起了迎宾饭店和旅游停车场,并招商引资5000余万元,修建了集纪念、参观、学习于一体的毛泽东纪念园;引资1200多万元开发了远古韶乐。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村七成以上的农户从事私营个体经营。村里还投资4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了400亩高效生态农业园,实现村道硬化。去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5元。“让大家今天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我们当年浴血奋斗的目标。你们今天的努力,也是造福子孙后代!”抚今追昔,年近九旬的毛振南感慨万千。毛老1938年9月入党,曾任韶山党总支书记。这位解放前加入韶山党组织惟一健在的老党员,见证了韶山的沧桑巨变和革命的薪火相传。

  先贤有知应笑慰,未竟事业有来人。在迈向美好未来的征途上,韶山共产党员的身影将继续活跃在时代的最前列……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