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国际禁毒日专题 > 正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10:09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在15岁的顾冲(化名)记忆中,找不到一段和父母在一起温馨幸福的片断。无依无靠的他,两次绝望自杀,也没唤回吸毒父母的点点亲情。

  顾冲3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吸毒。那时,每到吃饭的时候,父母就给他5角钱,让他自己上街买馒头或者烧饼。5岁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卖了,他栖身外婆家。

  上小学了,别的孩子每天都有父母接送。小顾第一天由妈妈送到了学校,从此再没有人接送过他一次。上二年级那年,爸爸坐牢了,妈妈很少回家。在夜晚思念妈妈的眼泪里,小顾慢慢长大。

  12岁那年,感觉无人疼爱的小顾在外婆家投毒,险些造成严重后果。家人把他送进了武汉砺志中学,此后3年,没人接他回家过一个春节。

  去年,妈妈终于到学校来看他了,爸爸也刑满释放。小顾憧憬着重新有个家。可是,他还是失望了——父母走不到一块,依旧吸毒、常常不见踪影。

  今年5月1日,小顾到姑姑家,狭小、黑暗的房间,如同姑父的阴沉脸色一样,令小顾感到窒息、绝望。第二天早上,他来到妈妈临时的家,吞下了120片安眠药……

  所幸,他被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抢救。小顾的爸爸得知此事后,强行将他送回学校。第二天,小顾再度割腕自杀,又被救了过来。从此,父母再也没有露过面。

  昨日,记者见到小顾,1.7米的个头,只有80多斤。中考刚刚结束,现在,他在一家餐馆打工,晚上就住在餐馆里。他说,希望继续读书,将来养活自己,养活妈妈。

  没有亲情,前路一片迷茫

  位于汉口唐家墩的武汉市砺志中学,是该市唯一一所接受本地“问题”青少年的工读学校。在这里,像小顾这样身世曲折、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不少。虽然他们情况不尽相同,但前路却一样迷茫。

  不久前,发生在该校的一幕,无法不令师生们动容——

  家住江岸区四唯街的一位女士,来到学校声泪俱下地宣读了自己的遗嘱:我已是糖尿病晚期,快要离开人世的人了。丈夫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失踪了……我的孩子,只有靠政府了!

  这位女士的孩子吴滔(化名),因轻微犯罪进入工读学校已经有两年了。两年间,没有一位亲人来看过他。如今,妈妈终于来了,可带给她的却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

  不久,这个未成年的孩子也将从砺志中学毕业,可谁能告诉他,他的下一站在哪里?

  “小顾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小顾的事情对我触动非常深。我有一种冲动,有一种一定要帮助他的强烈责任感。”砺志中学法制副校长何钢,非常熟悉小顾的家境,对他充满了悲悯与同情。

  有一次,何钢与远在深圳的姐姐聊起小顾,姐姐被深深感动了,她当场掏出了500元,要求何钢转交给这个可怜的孩子。

  姐姐的举动点醒了何钢,要救小顾这样的孩子,必须靠全社会的努力!他随后提笔给武汉市公安局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社会能为与小顾类似遭遇的孩子寻一条出路。

  “顾冲现象”很快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武汉市委副书记程康彦等做出批示,要求民政、综治等职能部门研究这一社会现象,按政策对这些孩子予以关心,并提出解决办法。

  昨日,政协武汉市十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专门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展开探讨,武汉市相关领导表示,将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让他们健康成长。

  父母亲情,为何遗落

  父爱母爱,被谓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为什么这些孩子享受不到呢?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该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进行调研,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获得抚养和教育的权利易受侵害,而这方面的侵害主要来源于家庭及法定监护人。

  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的卢俊副教授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护人——父母自身素质低下,未尽到抚养、管教和保护的义务。另一方面是父母推卸责任,使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武汉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罗军说,现在,父母吸毒家庭增多、离异家庭增多、非婚生家庭子女增加等,这些,都是造成未成年人感受亲情缺失,使他们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这些孩子缺乏家庭关爱,缺少必要的扶持和帮助,成长受挫。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弥补家庭关爱的缺失,救助这样的孩子,就是挽救他们的未来。

  破解“小顾现象”,尚需努力

  “小顾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也成了各方关心的焦点。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说,“小顾现象”暴露出我们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公安、民政、教育、劳动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武汉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罗军说,对这些家庭教育失落的孩子,应该由社会来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这需要政府仔细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救助制度。

  该市政协法制委员会建议,武汉市通过修订实施细则或者制定单行法规等方式,明确保护未成年人的各级领导机关和责任主体,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规范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记者杨磊 王孝武 通讯员李真 纵兆云 周钢)

  相关专题:2005国际禁毒日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