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年満18周岁青年自述-如果有爱他不会是一个大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08:29 水母网

  水母网7月1日讯

  “如果我的成长环境稍微好一点,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小的时候偷窃因为饥饿,长大后偷窃为的是复仇,再后来是为了逃避打骂并能过上好的生活。慢慢地,我就开始离开家到别处偷。”这是一个近日才年满18周岁的汪洋大盗,来自莱阳,名字叫小涛。在提审中,他痛哭流涕地告诉记者,从小他就渴望得到人们的关爱,可惜他所到之处总是遭到人们
的唾弃。

  不安的生活

  小涛没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华春芳就嫁给了他的第一个继父。那些事要从1982年说起。那年春天,小涛的母亲华春芳年仅13岁,因不堪她父亲打骂,自己跑到莱阳北部山区武家沟,投奔她改嫁在此的姨妈李某。

  那时华春芳年纪小,但漂亮,懂事,深得村民的喜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发现她行为放荡,经常和村里的小伙弄出点桃色新闻。16岁那年,李姨看她不中留,没有任何仪式就将她“嫁”给了本村的武冬。同年,华春芳就怀孕了,可她又与本村一大龄光棍汉邱某搞在一起。几个月后,她挺着大肚子嫁给了邱某。次年,小涛来到世上。

  虽然是进门就当爹,邱某还是喜上眉梢,一家人平静温馨地度过了两年。两年后,华春芳又为邱某生了一个儿子,此时家庭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小涛的身世,华、邱二人经常吵嘴,把小涛当成出气筒,常常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小涛说,那是一段他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痛苦。在学校,因为母亲的绯闻、他的身世以及他家庭地位的卑劣,同学们常常以欺辱他为乐。不但经常被无端地称作“小偷”,甚至他被逼着钻胯。那时小涛还小,满肚子的痛苦没有地方能够诉说,慢慢地,他的性格变得怯懦、怪异。同学的欺凌积在他的心里变成了满腔仇恨。看着那些逼他钻胯的同学,他发誓:将来他一定要报复他们。

  上到小学三年级,小涛就辍学了。在家里,每天一睁眼他听见的就是父母的争吵,此时他只能蜷缩在墙角,饿得浑身发抖却没有人做饭给他吃。为充饥,他不得不东家偷点吃的,西家偷点喝的,看见零钱也悄悄装在兜里。常有村民找上门来,华春芳和邱某一边赔不是,一边又开始为他吵闹不休。

  正在小涛的父母关系紧张之时,他们的邻居唐二来了。唐二家境贫穷,他父母年迈多病,他大哥弱智。虽然30多岁了仍然是光棍一个。每当华春芳和邱某吵嘴时,他就跑来劝架,一看邱某不在家就找华春芳闲聊,还带来些生活用品。后来,华春芳和唐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久,邱某发现此事,便理智地结束了10年磕磕绊绊的婚姻,在1997年冬天,邱某带小涛搬进唐二家。

  培养的对象

  唐二又成了小涛的继父,村里人们非议颇多。1998年春,华春芳顶不住村里的风言风语,要带着唐二和小涛回她的老家延吉,但是当他们一家来到延吉,却被小涛的姥爷一顿臭骂之后驱出家门。那时,华春芳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但又不甘心返回武家沟,让村里人耻笑,于是他们又去安图县找华春芳的表哥铁柱,期望能在那里有所依靠。

  他们到了安图,却费尽了周折也没有找到铁柱。只得先在安图郊区租了一间住处,靠拾荒度日,继续寻找铁柱的下落,希望尽快改变生活窘境。

  那时一家三口起早贪黑捡垃圾、捡破烂儿,有时也混水摸鱼,偷点废钢废铜和生活用品。那时为生活所迫,小涛不觉得盗窃行为有什么错处。

  仨人在安图住了一个多月,四处打听铁柱的下落,但杳无音讯。最后,在当地“110”的帮助下才找到他。原来铁柱因盗窃在公安机关留有案底。他老家本在安图县农村,成家不久便因盗窃罪被判了两年刑。刑满后,他仍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导致夫妻离异,从此孤身一人生活。当华春芳一家找到他时,他已经成为当地的贼头盗首。可惜对此,一家三口一无所知,看到他反而感觉像抓到了救命稻草。

  看到表妹一家饥寒交迫的样子,铁柱说他开办了一家私人公司,因忙于业务,无暇顾及家庭,让他们尽管在他家里住,每天都有鸡鸭鱼肉。一家人不知内情,见他如此阔绰,如此热情,也就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哪知,铁柱早已悄悄地瞄上了小涛,要把小涛培养成为他效力的小马仔。

  原来,看到小涛,铁柱一眼就发现了他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但他不动声色。没过几天,他骗表妹说是带外甥出去开开眼界。领小涛出入宾馆酒店,整天与他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耳濡目染,小涛被拉下水。为让小涛早日“成才”,铁柱不时地训练小涛盗窃的“基本功”,教他练胆量、练伪装、练手法、学逃脱、传授“绝活”,并让他实地锻炼,增长“实战”经验。

  频繁发生盗窃案件,引起了当地警方的警觉,没多久铁柱被公安机关再次收入法网。在此住了不到一年的小涛一家只好重返回武家沟。

  回乡复仇记

  回到武家沟后,华春芳和唐二又顶着人们异样的眼神忍气吞声地生活。那年,小涛年仅11岁,虽然年纪很小,却整天怀着一种复仇心态,他要报复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要让他们付出点钱的“代价”。

  因此,他先把盗窃的目标盯在了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家。短短几个月,他在村子连续偷窃了50多户人家,搅得山村鸡犬不宁。他极度地满足了复仇的心理快感。

  气愤的村民找上门来,搞得华春芳和唐二如坐针毡,抬不起头来。为教训他,唐二当着村民的面,将小涛吊在树上好一顿毒打。但任凭他皮带抽、木棍打,小涛硬是咬着牙,不掉一滴眼泪,不说一句求饶的话。打完之后,他带着满身的伤痕照偷不误,因为他痛恨那些人。

  为避免遭打

  小涛的举动让华春芳和唐二彻底失望。而小涛为了免遭毒打也决定走出家门,盗窃的目标开始从零钱食物转向了大额现金。那时,他想只要有了钱就不愁吃喝,不回家也饿不着了。

  在大量的“实践”中,铁柱传授小涛的偷盗技巧已经被他熟练掌握。在外村,他专盯街门上了锁的人家偷,因为街门上了锁,恰好证明家中无人,何况有些住户往往只锁街门,不锁或挂锁里间门,盗窃容易得逞。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突然情况,小涛常常靠着年小的优势,编造出“父母双亡”、“走迷了方向”等种种谎言蒙骗人们,行窃时曾多次被户主堵个正着,他都谎说自己从小死了爹妈,为讨口吃的才干了坏事,善良的人们见他可怜,便放他溜走。

  就这样,在不足3年的时间内,小涛在附近的乡镇入户行窃200多起,涉案价值逾万元,所盗钱物全都用来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同时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等陋习。期间,当地公安机关曾对其进行过多次教育挽救,但因其年小免予处罚。

  终身的追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涛的偷窃行为进一步升级,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他信奉“天生我才必有用”、“七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等人生信条,把盗窃视为发财捷径,并作为他将来出人头地的职业追求。

  因此,接近成年的他已不满足于在家门口的小打小闹。于是,他昂首来到莱阳城。看到城里人的生活,看到城里的灯红酒绿,他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山沟里的“土”孩子,为改变形象,他立即拿出偷来的钱,买来名牌服装、戴名贵首饰,出入豪华酒店,俨然一个阔少。

  由于开销无度,小涛偷来的钱很快就花光了。为获取大量的现金,他又开始了疯狂的盗窃。自2002年以来,他或骑摩托车,或打的,或包车先后流窜到烟台、威海、青岛等地10几个县市区农村,入户进家,一路走下来都能弄个几万元钱。3年间,仅他所供出的案件就达50多起,涉案价值数十万元。

  之所以选择农村作为盗窃目标,因为他从多年的作案中摸索到,农村防盗设施差,农民防盗意识弱,家里易存现金,村里大多有信用贷办点,且有不锁门、不插窗、乱放钥匙的习惯,作案成功率高。他十分迷信“风水”和“手气”,一旦选定贼路,从不枉此一行,所经之路必定连进几个村庄,所到村庄总是连续入户作案,直到“收获”满意为止,否则,就破了“财运”。

  长年作案,他积累了一些反侦破经验:作案时从不带作案工具,总是空手入室,用失主家的手套、毛巾、衣物裹手脚,取菜刀、铁镐等撬抽屉、保险柜,以免留下指纹鞋印。作案后,将现场泼上冷水,撒上锅灶灰,藏匿作案工具。

  为了找到钱,他不光翻抽屉、衣柜,甚至还掀炕席、进地窖、上顶棚、倒空米袋子、扭开保温杯、还撕破枕头,看看里面是否有钱。同时,他还潜入金矿盗过金矿石,钻进住户顶棚盗得猎枪、子弹和雷管。

  但是,狐狸尾巴藏不住,疯狂终极是灭亡。小涛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从一农户家中盗得一张银行卡后,他的盗窃之路从此被卡死,10多年的盗窃生涯划上了一个黑色的句号。2005年春节的档儿,他潜入栖霞境内,窃取了一李姓农民的1万余元现金、一宗金银首饰和近万元的银行卡,又幸运地获得了密码。为不暴露自己,他返回莱阳雇人从银行将现金全部取出,然后入住城区一高级宾馆大肆挥霍。当他正在为自己的暴富而狂喜之时,栖霞和莱阳警方以银行监控录像为线索,一举将他雇的取款人抓获。同日,他也落入法网。(文中村庄、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感言

  看到小涛那张年轻的脸庞,记者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6月下旬他才刚满18周岁。他说,如果,在他年幼的时候母亲不是那么善变,能给他温饱,他决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母亲的绯闻让他痛遭同学的侮辱,不能温饱逼得他不得不去偷点吃的。

  小涛的母亲一再地闹出些绯闻的原因是什么?是品行不端吗,是,但一定不是全部。唐二迅速变成了小涛的第二任继父,就是因为他用一些生活用品虏获了华春芳的芳心。既然是一点生活用品就能打动小涛的母亲,可见小涛家的贫穷。贫穷再加上夫妻二人都没有认真地去经营生活,家里的贫穷状况难以改变,无怪乎华春芳要见异思迁。家庭的不幸成了小涛被同学侮辱的根源,如果有一个人能对他施以真正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温暖,他也许不会这样一步步走上歧途。他说,他要向那些欺负过他的人复仇,他做到了,可是自己也被毁了,仇恨真的是一把双刃剑。

  小涛的成长历程着实让人痛心。记得一个哲人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帮不了别人,也千万不要伤害他。我们一个善意的举动也许不能改变他的一生,但我们一句恶毒的语言却可能摧毁他的全部。

  (记者王奂芝 通讯员闫德海 孙孟阳)责任编辑:吕淑玉(来源:水母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