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们都记得”七一访郑培民之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6:26 金鹰网 | ||||||||
金鹰网讯“七一”前夕,在郑培民辞世三载之余,记者探访了他的家,从他的结发妻子杨力求女士那里,了解到“为民书记”生前身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送的这块玉我一直戴在身上” 位于中共湖南省委大院内的郑培民的家,不算大,却很整洁。客厅墙壁正中,挂着一
1973年,家在湖南湘潭的杨力求与时任湘潭电机厂团委副书记的郑培民结婚。“他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非常敬业。我欣赏的就是他对工作的热情。”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力求充满思念和悲伤的眼里流露出了笑意。正是基于对丈夫的理解,婚后近30年,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杨力求将家里的事情全部承担下来,一心支持丈夫的工作;而忙于工作的郑培民,也没有忘记在细微处表现出对妻子的关爱。 杨力求向记者展示戴在她脖子上的一块玉,这是1997年在北京开政法工作会议的郑培民,在商店花600元钱专门为她挑选的。玉的一面刻着“福”字,另一面刻着杨力求的属相“猪”。杨力求记得,郑培民当时出差回来的时候,她正生病住院。郑培民揣着玉来到医院,一边亲手给妻子把玉带上,一边笑着对坐在一旁的女儿说:“你妈妈戴了这块玉,病就能好百分之几十。” 杨力求说:“从那天起,他送的这块玉我一直戴在身上。” “我家人没沾他一点点光” 从1969年起便在湘潭新华书店工作的杨力求,因郑培民到省里任职工作,1993年调到省新华书店。几十年来,杨力求没有在工作上受到丈夫半点照顾。 郑培民是吉林人。兄妹都在老家,在湖南只有他一人。杨力求一家四兄妹。湘潭离长沙较近,杨家人就算是他们最近的亲戚了。但杨力求说:“我家人没沾他一点点光。” 杨力求姐姐的儿子,已经30岁出头,一直没工作。一位同志告诉杨力求,可以把他介绍到某单位当保卫。杨力求心想干保卫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责任心就行,应该帮外甥一下。于是就跟郑培民商量这事。 “谁知他一听就火了。说那不行。”从那以后,杨力求再没提过帮姐姐儿子找工作的事,她的外甥到现在工作也没着落。每当面对姐姐家人,杨力求都觉得“心中有愧”。 同样让杨力求内心不安的,还有她兄嫂所处的困境。她的大嫂原在湘潭县湘绣厂工作,后因企业倒闭下岗。郑培民当时正担任湘潭市委书记。杨力求坦言:“要是老郑稍微跟县里讲一下,甚至讲都不用讲,只要授意一下,人家马上就能解决嫂子的工作。可他就是提都不提这个事。”现在,杨力求的大嫂只能靠在乡政府工作的哥哥的一点工资和自己的低保金过生活,加上身体中风,家庭十分困难。 “我既然要维护老郑,就不可避免地要得罪其他人,包括自己家人。”杨力求说,一直以来,为了维护郑培民的形象,她甚至和自家兄妹交往时都会十分谨慎。她苦笑着说:“要把好‘后门’可没那么容易”。 “没想到他们都记得老郑” 从郑培民去世至今,每逢传统节日,杨力求总会携一家人去墓地祭扫,去时还总忘不了带上郑培民生前最爱吃的饺子、瓜子、黄瓜。三十载夫妻情深,杨力求始终难以走出丈夫离去带来的心痛。但那些心怀感恩的人们自发的思念,又给年已六旬的杨力求平添了许多慰藉。“没想到他们都记得老郑”,话一出口,她的眼眶涌出了泪。 郑培民生前出差经常光顾桃源县残疾人李德胜开的路边店“照顾生意”。郑培民去世后,一到清明节,李德胜一家便会从桃源赶来给他扫墓。 2003年扫墓时,杨力求恰巧碰到了李德胜。“他们从没来过我们家,我们也没见过。我看他跪在那里拜,使劲哭,却不知是谁。就问他,他把手伸出来说是桃源的,我才知道。” 湘西吧仁村的张来福也在清明节不辞路途遥远,带来同村人对“为民书记”的感念和祭奠。“张来福他们一家披麻戴孝来给老郑扫墓,我好感动。”杨力求喟叹:“老郑已经走了,他们现在也不图什么,还能这么老远来看他,真是很不容易。” 同样忘不了“为民书记”的还有盲人作家曾令超。“他经常打电话给我,到长沙就来看我。”杨力求说,湖南大学一位教授,1992年被郑培民挽留在湖大,一直到2002年,这位教授从未到过书记家,倒是每年过春节书记都会主动给教授拜年。“但老郑走了以后,教授每年都来给我拜年,都来看我。” 这样的感动,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杨力求的心。更让她欣慰的是,两个高学位毕业的孩子都秉承了丈夫的品格,儿子在商务部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女儿在湖南省教育厅工作同样表现出色。 “老郑曾这样对我说,作为党的一级干部,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党的形象,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一个窗口,所以他总是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老郑的行为也对两个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稿源:新华网湖南频道)(编辑:曾祥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