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来化解家长们“心因性反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19:44 扬子晚报

  卫生部专家组6月29日下午公布了安徽省泗县疫苗事件的调查结论——引发数百名学生不适的真正原因是由接种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反应,也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癔症,并劝家长带学生回家休养,但大部分家长仍对专家的说法持观望态度,目前,只有泗县中医院一名症状缓解的患者出院。

  作为国家卫生部专家组,他们经过多日调查得出的结论证明了学生们的发病与疫苗质
量没有因果关系,应该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而“劝家长带学生回家休养”不该是难事。然而,事情并未如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士所预期的那样,权威的卫生部专家组得出了结论、卫生部官员公开表了态,但家长们依旧将信将疑、反复观望。在孩子身上传染蔓延的“心因性反应”似乎也已经“诱发”到了家长身上。

  从表面看,家长们的“心因性反应”,源自对孩子健康的重视。孩子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容不得有一丝闪失。因此,尽管不少家长夜里睡在孩子床下,吃饭随便到外边买一点,还要冒着炎热陪着孩子住院;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泗县小学生放暑假的第一天,仍有几十名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求检测肝功能和心肌酶是否正常,如果不能免费检测,自费检测也愿意,一定要自己的孩子指标正常才能放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们的“心因性反应”多少让人能够理解。

  但从本质看,家长们的观望、犹豫,根子在对医卫部门的信任危机。13岁患者宋倩倩的母亲说“对专家的解释有一点相信,但又不敢回去,因为怕回去后再发病回来住院就住不上了”。家长们的怀疑是专家们、官员们、医卫部门的悲哀。公众对医卫部门的失信源自于长期以来的药价虚高、假药泛滥、“红包”失德、假医坑骗等恶行,公众对医院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一旦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患者、家属只好自己给自己把关,对专家、官员们的话也不敢全听了。因此,这种自我保护式的“心因性反应”是医卫部门失信“零存整取”的结果。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心因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消减;可是,存在于家长们身上的“心因性反应”———对医卫部门缺乏应有的信任,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轻易化解。卫生部的心理专家已经紧急赶赴泗县,为小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治疗;而要消除家长们的“心病”,医卫部门需要着手做的远不止整顿疫苗市场和心理辅导这么简单了。小石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