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市开展面临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1:46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年近古稀的林伯至今还念叨着那一笔雪中送炭的合作医疗补偿金。林伯是澄海区莲下镇南湾村的村民。2003年,该村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林伯也与其他村民一起参了保。就在那一年,林伯因病住进了市肿瘤医院,前前后后共花了几万元的医疗费。当林伯拿着医药单来到村委会报销,村委会立即兑现并以最高的报销标准给林伯进行了补助。“我真的没想到,自己一年才交20元的合作医疗金,病后居然报销了一万元左右的医药费。”一想起这事,林伯就抑不住激动地说:“合作医疗还是好啊!”

  让林伯赞不绝口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2002年5月开始在我市潮阳区关埠镇实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的。两三年过去了,像林伯一样从中尝到甜头、亲身体会到农村合作医疗好处的又何止上万人。然而,就是这样一项惠及百万农民的好政策,在开展的过程中却遭遇“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一边是政府、有识之士摇旗呐喊,一边却是部分农民观望犹疑甚至“冷面”相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近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倾听民情了解民意,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症结的“良方”。

  全市“参合”覆盖率仅32

  % 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为农民参合提供服务和支持

  林伯所在的南湾村目前约有人口1.4万人,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200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203万元,属于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从1985年至2002年,该村一直实行农民住院报销制度,2003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起初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村民对合作医疗的新形式新方法也抱有观望态度。”村干部并不忌讳过去这段“历史”。由于合作医疗在他们村有着多年的传统,他们坚信只要跟村民讲明讲透,村民是不会拒绝这送上门的“救命钱”。因此,除了大力宣传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外,村干部还将本村具体的实施章程以及药费的报销标准一一宣布,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再印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按照这份章程,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每年12月份交纳下一年度医疗保障金,每人年20元,集体扶持年人10元,报销比例为40%。“村政府换届,但章程不能换届”。正是这份执著,越来越多的村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使这项工作在村里得到稳固发展,今年该村的参合率已经达到99%。

  “可惜啊!像南湾村这样高参合率的村居并不多。”随行视察的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事实上,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全市农村集体负债的现象相当普遍,村政运作艰难,不能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

  “某些老区镇、老区村、贫困村,虽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每人每年只需缴10元钱,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交不起。”在上华镇,一位村镇干部提起这令人心酸的事实让在场的许多人感到非常震撼。“冷热两重天”已成为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很不平衡的真实写照。

  据市卫生部门统计,虽然我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逐年增加,今年首次突破了100万,但相对于全市300多万农业人口,其覆盖率却只有32%;全市893个村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417个,覆盖率还达不到50%。在汕头各区县中,覆盖面最广的是澄海区,共有130个村居34.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居覆盖率和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64%,实现了省示范区60%的工作目标。但也有一些区县,参合率只有0.4%。

  “掏腰包帮别人治病不划算”

  不少农民对合作医疗犹疑、观望、不理解,加强宣传迫在眉睫

  “政策是好的,但是推行起来却不容易啊。一些农民缺乏健康意识,认为生死有命;一些农民又存在迷信思想,觉得没病让他参加合作医疗等于是诅咒他生病,不吉利;也有的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交了钱让别人治病不划算。”在湖心村,一些村干部实事求是地“大吐苦水”。

  “配套的资金是不是能落实、是不是能到位?合作医疗基金的运转安不安全?我投保以后能得到多大利益?整个资金的使用能否公开、公平、公正?报销的手续会不会很麻烦、会不会拖很久?……”在反映农民担心的问题时,一些基层村干部的脸上也写着大大的“?”号。犹疑、观望、不理解又岂止是普通村民。

  “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发动力度确实不够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市开展已有两年多时间,但目前尚有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农民个人缴费10元是1年还是1个月都分不清楚。有的农民虽然参加了合作医疗,但生病了却不知道可以去报销。有的村是集体参合的,大部分村民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个别镇,因为担心农民参合率提高会增加本级财政的负担,没有做好组织、宣传工作,使村居的覆盖面未能达到要求。”市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颇为沉重。

  4块钱耽误一件大事

  部分区县配套资金无法到位,成了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障碍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因地制宜,多渠道筹措资金来解决各个乡镇各个村居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破解难题,人大代表们众口一词。

  配套资金不落实成为推广的“瓶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政府组织指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资金来源分为3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费,一部分是集体扶持,一部分是政府补助。其中个人缴费要求参保人员个人缴费至少10元,集体和政府各资助10元,即统筹的最低标准为30元。出于对粤东地区的关心和照顾,每一个人参保,省政府就保证配套10元,另外的10元配套资金分别由市政府负担6元,剩下的4元由区、镇二级财政各行决定筹资比例各自分担。到目前为止,两年来市政府分别足额拨付了507万元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但2004年各区县的配套资金只有澄海、龙湖、金平3个区的区、镇(街道)二级配套资金到位,其它区县都因地方财政困难无法配套,这成了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严重障碍。

  “政府再穷、财政再紧也不能穷农民、穷农村合作医疗这百千万元呐!”“各级财政扶持资金一定要按时到位!”澄海区溪南镇东社村党支部书记林惠添等人大代表大声疾呼。

  摸摸索索走上“阳光道”

  要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必须解决“两低一高”等“硬伤”

  保障水平较低、基金沉淀较多、农民受益水平偏低同样是影响农民群众参保的“致命硬伤”。对于大多数参合的农民群众来说,最期望的就是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然而,合作医疗用于治病的费用,就像干裂土地上的一瓢水,眨眼就不见,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给囊中羞涩的他们增添走进大医院的勇气。“小病拖,大病捱,倒在床上才往医院里抬”依然是不少农民群众对待自己身体健康的无奈选择。

  尽管按照省的要求,人均大病统筹资金达到30元的,实际报销比例应达到住院费用的30%以上,且封顶线不能低于3000元。但我市去年参合农民实际的住院总费用是3700多万元,因病住院而享受合作医疗医药费补偿6232人次,实际给付的住院补偿金总额仅有960多万元,每个住院农民约得到1700元的补偿金,支付比例为25.88%,其中较好的区县最高的支付比例为39.6%,低的只有15%左右。此外,报销的封顶线也偏低,某些区县只有1500元或2000元。依照省“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节余只能占筹资总额的8%—10%,但某些区镇生怕一时的“大手大脚”把“家底”花光了,支付补偿金时“小心翼翼”,结果造成资金节余率过高,而农民群众又难以得到更多的实惠。

  科学合理地确定起付线、封顶线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切实让有限的资金能够为农民群众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了当前许多区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修课。所幸的是,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合作医疗补偿金之外,去年我市还有特困家庭人数1466人享受到医疗救助,救助金额33.51万元。今年第一季度,龙湖、澄海、濠江、南澳等区县还在春节前发放救助基金33.25万元,使农村的特困农民倍感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所谓“万事开头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市还只是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从运行、监管到服务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然而,只要各级政府心中谨记“农桑苦”,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让每一位参合的农民都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有理由相信,前面的路是一条阳光大道!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刘婉萍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