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夜深人静,听漏工在倾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1:3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

  “听漏”,是为了找到深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的漏点,为维修做好定位。在合肥供水集团就活跃着这样一支听漏队伍,为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如今,听漏队已经分散到各个区所。然而,听漏是一项鲜为人知的工作,听漏工是如何工作的,他们的工作又有着怎样的艰辛……昨晚,记者与听漏师傅一起实地体验。

  由于夜晚噪音相对白天较小,听漏工一般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工作。昨天深夜10点,记者与蜀山区供水所的李主任和听漏班的李班长、黄工一起来到琥珀山庄听漏。

  家当:一根听漏杆

  到达目的地后,李班长和黄工每人从车厢里拿出了一根金属杆子就开始出发了。健谈的黄工告诉记者,他们手上携带的是听漏杆,它和医生的听诊器作用是一样的。只要将它插入泥土中,将耳朵伏在带听筒的一端,就能听到地下的水管里水流的声音。“你可别小看它,前些年这玩意都是进口货,现在才有国产的,价格也要上千元呢。”李班长告诉记者,最近,队里也购进了价值数十万元的电子听漏仪器,可一来轻易舍不得用,再有携带也不方便,大伙还是喜欢带这样一根听漏杆。“听漏地点有的草深,可能有蛇什么的,听漏杆还能防身呢。”说着话,李班长选择了一段用户的水管,将听漏杆对着阀门听着。“听到水声忽大忽小,可能是用户在用水,过一会再来听,声音一样,可能是有漏点。”说起听漏的经验,李班长如数家珍,可即使是经验如此丰富,确定一个漏点也是非常慎重的,有时为了确定一个漏点,要来回听好多次。因为一旦定位不准,就会给工程队带来麻烦,开挖了半天找不到,损失就大了。

  趣事:凭的是自信

  “听漏的故事就多了。”黄工点上一支烟,打开了话匣子。

  大约是今年3月份,当时瑶海公园管理部门发现自来水损耗大,怀疑内部管网有问题,请来黄工为他们听漏。顺着陆地上的管线听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其中有一段从公园水面穿过的管道引起了黄工的注意。他坐上小船,将这段管线仔细地听了一遍,就宣布,问题就出在这条管线上。当时公园方有些不相信,他们开玩笑地说要和黄工打赌。“要赌就赌10000块!”后来,或许是黄工的自信让公园方不敢小觑,他们将这段过水管道换了,结果一切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原合肥肉联厂的趣事。他们根据厂方提供的水管图,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漏点。凭着自信,黄工认为肯定还有其他支管。后来,黄工指着一片地面说:“肯定是这里有支管在漏。”开挖后,所有的人都服了。

  责任:找到漏点就是快乐

  谈到工作的困难时,李主任告诉记者,整个蜀山区只有两名听漏工,工作困难可想而知。听漏队的同志更渴望的是理解。“他们付出太多了,像李班长都50岁了,天天夜里奔波到天亮,连孩子今年参加高考期间也在工作,黄工的孩子还小也照顾不上。”听漏工作责任很大,定位不准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机动车道上有漏点时,定位不准,会影响交通、市政等部门,开挖路面费用也很大。”令他们自豪的是,目前为止,在遇到路面有漏点时,他们都能非常准确地定位,“指哪打哪!”

  “听到漏点,就想把它揪出来。”黄工风趣地对记者说。“看到工程队挖开后,漏点和自己的判断一样时,那感觉就像你们写出好文章一样,非常快活。”这就是工作给他们的最高回报。

  已经是午夜时分了,他们带着听漏杆的身影也隐入苍茫的夜色。如果把那些深埋在地下的管线比作是城市的血脉,那么,像李班长、黄工这些听漏工就是保护这些血脉畅通的医生。

  ·本报记者 胡晓斌 文/图·
夜深人静,听漏工在倾听……(图)
李班长在听漏(来源:合肥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