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度撞击”的不只是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0:00 温州都市报

  关于人造航天器与彗星的“深度撞击”点题者:刘海明点题背景: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行动获得成功。在夏威夷,有1万多人在海滩上用望远镜观看这一场面。19岁的拉斯坦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观看了这一奇观后,我的弟弟决定立志成为一名美国航天局科学家。”(7月5日《大河报》) 作为教师,我从“深度撞击”中,想的更多的是此次重大事件对教育界有何影响。美国的孩子们在观看撞击宏伟场面后,崇拜航天局的科学家,发誓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青少年有什么
反应?兴许是笔者寡闻,从5日的网站上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有关“深度撞击”的新闻前几天就已经满城风雨,难道我们就没有联想到此事的科普意义,进而策划选题,然后借着“深度撞击”事件,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的视线,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

  也许,“深度撞击”是美国科学家在忙碌,可我们这边,完全可以来个“借花献佛”,利用央视实况转播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大好时机,将目光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就像数年前霍金来中国一样,我们不能围观身体残疾的这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而是让受众触及到他的内心深处才成。同样,“深度撞击”,在探测器撞击彗星的刹那间,我们应该想办法同时“深度撞击”我国青少年的心灵,启发他们对科学探索产生好感,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落后,最终激励孩子们长大后献身于科学研究。

  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大型科学探索行动,我们能不能有备无患,充分挖掘其独特的具有教育性意义的东西,把观看当作教学的大课堂?刘海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