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来到卢沟桥,寻访抗战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7:53 哈尔滨日报

  撰文本报记者 薛明 戴刚

  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

  ———写在“踏访全国抗战纪念馆”哈尔滨日报特别行动开始之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胜利60年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关于战争历史的记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忘记,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来自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与压迫,一次次地被迫签订屈辱的条约,一次次地被迫割地赔款。从那时开始,我们的民族为了振兴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是,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斗争却一次次地失败。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全面的考察,我们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我们需要把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经历记录下来,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现在,60岁以下的人群,是完全没有经历抗日战争的一代或几代人,这一人群占人口的比例将近70%,而且还会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曾经遭受巨大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不希望人类忘记战争的残酷,更希望曾经发动侵略战争国家的人民记住沉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方面,各种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博物馆、纪念馆已经展示了其特殊的功能,并将越来越体现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数十个有关抗日战争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许多人憧憬着遍访这些有意义的地方。而哈尔滨日报开展的“踏访全国抗战纪念馆”特别行动就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让我们跨入这一报纸上的“纪念馆”,感受侵略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的摧残,看一看中华儿女用热血挥洒在世界东方的可歌可泣的图画,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伟大的目标。

  记者为探访“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两度赶赴宛平城城头弹痕在当年炮声隆

  两吃“闭门羹”

  按照原定报道计划,本报报道组的先头部队于6月7日到达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采访,这是一座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大型纪念馆,收藏的抗日历史资料、相关文物是全国最权威的。没想到,我们吃了“闭门羹”,原来这里正在进行闭馆整修、重新布展及进行部分设施的改造,直至7月7日才会正式向社会开放。

  整个宛平城内外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工人们忙碌的施工身影和往来的运输车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繁忙的施工会战场景。尽管如此,馆长王新华还是在百忙之中从工地现场赶回来,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们。

  王馆长介绍说,建成于1987年的纪念馆已经经过了两次大规模改造,此次改造为第三次,除了对基本陈列进行重新设计外,还会采用一系列新材料和新科技手段对馆内展示设备进行升级换代,这次投入了许多资金,还从各地补充来一些从未展示过的抗战新文物,大约有四五百件左右。”

  7月2日,记者再赴北京。然而,该馆突然宣布了一项“新闻纪律”———正式开馆前,不接受媒体采访。无奈,记者只好进行“地下”采访。

  科技手段让历史再现

  通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几位馆内施工人员,通过他们的介绍提前揭开“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面纱。

  据了解,改造后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说明了这场战争的由来和经过。据介绍,改造后的展厅采用光变景技术,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展厅的整个墙面由14个环塑组成,共分8个单元,有“日军暴行、人神共愤”、“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单元,分别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展厅的顶部由14个镶嵌红框的青铜吊钟组成,象征“七七事变”的时间,寓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展览科技化手段大大提高。参观者想要了解在哪个地点发生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只要一踩地图上的图标位置,地图上的灯光就会自动亮起,介绍发生在该地点的历史事件。

  英雄城 英雄桥

  为一览宛平城全貌,记者登上宛平城楼。这座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宛平城与卢沟桥相距百米,距今已有362年历史,完全是出于军事需要修建的,这里是从南面进出北京的唯一门户。今天的宛平城,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意义,城内有400多户居民和许多商业区,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走下城墙,城南的雕塑园由纪念碑、雕塑群区、中心广场、绿林等组成。在雕塑群区,38尊高4.3米的柱形铸铜雕塑以抗战历史进程顺序,分“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部分内容。举目远望,宛平城城墙上依然可见日寇枪炮轰击城垣的斑斑痕迹。

  来到宛平城西的卢沟桥,这里如今已成为游览胜地。最引人注目的是桥两侧的一根根望柱上雕刻的石狮子,这些石狮或蹲或伏或起或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这些石狮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原物,见证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压迫的不屈史。在桥的两端各设有4根高近5米的华表,远远望去,同桥浑然一体,优美壮观。桥畔的汉白玉碑亭里有一方刻着“卢沟晓月”四字的石碑,相传是古代文人雅士吟诵之地,他们面对着桥上石栏刻狮,柳林夹岸,桥下水声潺潺,晓月流光,不禁依恋叹羡,留下了许多触景抒怀的诗句,“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由此成名。如今,桥下永定河水已经枯竭,“卢沟晓月”的盛景一去不再,当初卢沟桥守桥部队团部的遗址———岱王庙也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人们在桥上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也都围绕在“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事件上。中华全民族的全面抗战之火,从这里燃起,迅速延及全国。记者和游人们站在桥上,不禁肃然,耳畔仿佛回荡起29军将士“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吼声……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浴血奋战数百具日军尸体横卧桥头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经常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当晚8时,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219团,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有武术根底,战士们擅长刀术,每人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杀得敌人望风而逃。日军几度集中火力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29军将士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鲸吞中华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工农大众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起来抗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75岁的郑福来亲眼目睹了68年前发生在卢沟桥上的战斗,为了躲避战火,他和家人加入了逃难的队伍,1个多月后他回到敌占区老宅,过了8年的亡国奴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和党支部书记———

  幸存者的记忆———

  6岁那年我顶着锅盖逃难

  为了寻访“七七事变”的见证者,报道小分队于7月3日再赴北京。7月的北京酷热难耐。来到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记者得知,郑福来老人是目前该地区经历“七七事变”的唯一幸存者。在朋友的帮助下,记者来到卢沟桥西岸郑老家中,说明来意后,郑老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931年10月出生的郑福来,世代居住在卢沟桥西桥头,与国民党29军219团(该团负责卢沟桥防卫)团部所在地岱王庙仅一路之隔。

  早晨上学被母亲叫住

  “中国军队和日本人打起来了!”

  郑老回忆说:“1937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时驻扎在丰台的日军经常在这一带进行打靶演习,每天枪炮声此起彼伏。战事开始的那天早晨,我背起书包想去上学,被母亲叫住了,‘还上什么学呀!29军和日本人打起来了!’父母不让出去,我只能在自家院子里透过篱笆墙向外望。当时看到很多老百姓在宛平城内积极支援守城军队,男人们帮部队扛炮弹修工事,女人将烙好的大饼送到战士们手中,老百姓给部队送的西瓜都堆在岱王庙的门前,都快成小山了。”

  “我们家住的地方与219团吉星文团长的团部一路之隔,日军炮弹总是在我家附近爆炸,于是奶奶决定带着家人到离此不远的五奶奶家躲避。出门前奶奶塞给我一个锅盖,让我顶在头上挡子弹,没有锅盖的人就将枕头顶在脑袋上。出了门,到处都是头顶枕头、锅盖逃难的人群。没走多远,看见头天还和我一块玩耍的小伙伴四春子被日军的炮弹炸死了。我害怕极了,拉着父亲的手飞奔到几百米远的五奶奶家中。为躲避炮弹的袭击,大人们扒开炕洞,让我们躲在里面。”

  京汉铁路旁血腥味冲天

  全是开膛破肚的中国人尸体

  “战斗刚开始时只有步兵和炮兵,打了一段时间,日军把坦克和飞机都调来了,轮番轰炸宛平城的东门和南门,战斗异常激烈,日军进攻了多次也没有占领宛平城。直到24天后宛平才失守,我家住的村子被日军占领,爹娘带着我们一路逃亡直到河北保定。1个多月后传来停战的消息,于是,我们一家人又沿着京汉铁路往家走,快到宛平城时,父亲让我们一个牵着一个,不要睁眼往铁路两边看。路旁强烈的血腥味让人难以忍受,我忍不住睁开眼睛,看到的全是开膛破肚的中国军人和平民的尸体……”

  “到家一看,房屋的门窗都被拆了,屋内被洗劫一空。村子里驻扎的都是日本兵,‘卢沟晓月’映照的是日本兵明晃晃的刺刀,永定河上漂浮着血淋淋的中国军民的尸体。后来,日军实行经济封锁,村里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仅日伪设在城隍庙的收容所,经村民范才之手抬出的尸体就达300多具。整个村庄一千多户,死的死,逃的逃,没剩下几户。”

  站在岱王庙门前,郑福来老人对记者说:“日军凶狠残忍,杀人如麻!村民郭军的爷爷在永定河滩拾柴火,被刚领到新枪的日本兵当枪‘靶子’活活打死;村里当时隐蔽了13个石友山保安部队的人,日军看他们的头上和腿部有当兵的痕迹,就将他们抓起来放狗咬,其中一个奋起反抗被狗当场咬死,其余的也被刺刀挑死;村民刘臣的父亲连病带饿、奄奄一息,人还没断气就被日伪人员抛到城墙根下,被野狗活活吃掉……”

  “宛平城楼起硝烟,七七日寇搞事变。鬼子挥刀乱杀人,晓月亭前血成片。爱国军民齐怒吼,举刀挥棒打野狗。血债要用血来还,世代不忘民族仇。”每逢“七七事变”纪念日,郑福来老人就强压不住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以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日军残酷暴行的仇和恨。

  斑驳城墙保留至今

  当年险些被拆砌猪圈

  上世纪50年代初,很多人要求拆掉城墙用城砖砌猪圈,可时任卢沟桥镇镇长的郑福来执意不让,因为他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在他的坚持下,重新修葺了城墙,留有斑斑弹迹的城墙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郑福来说:“这些弹痕是日军侵华的罪证,我知道它的历史价值,因此坚持要保留下来,现在看来,是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现在,退休在家的郑老,仍坚持到卢沟桥上给前来参观旅游的青年学生和军人做“义务解说员”。他说:“国耻民仇,世代不忘。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我要把自己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告诉后人,激励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奋发图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