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省会数千“弃档”无人认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9:32 河北日报

  弃档者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将受影响

  本报讯(实习生刘学良、吴会宾)眼下又到了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一些暂时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选择将档案存放到人才市场。而近日笔者从省会的部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了解到,这些对求职者的人生有决定作用的档案竟受到许多人的冷落: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所存的4000多份档案中,有1000多份档案成为“弃档”———档案主人长时间不交管理费,也
未再与市场取得任何联系;而位于中山路的省人才市场的15000份档案中,也有“弃档”3000多份。据省人才市场的管理人员介绍,“弃档”在人才市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份被弃7年的档案

  吴云清(化名),现为天津某公司员工,1998年毕业于河北某高校,毕业那年将档案由学校转至省人才市场,从那时起直到今年7月份,吴一直没有到人才市场交纳过任何管理费。7月5日,因单位需要办理“三险”,他放在人才市场7年的档案终于从一万多份档案中被“扒”了出来。

  据该人才市场档案管理人员米女士介绍,吴云清调档时解释说,毕业后他的工作变动频繁,所在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对档案并无要求,他也就没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今年到天津工作后,单位要为职工代办“三险”,需要提供档案,他这才想起自己早已弃置了7年的档案。

  “由于时间太长,吴先生早已忘记了档案的编号,一万多份档案找起来太困难了,犹如大海捞针!”米女士说,经过一番努力,档案总算还是找到了。为此,吴云清也支付了3000多元的续接工龄费用和400多元的滞纳金。“如果早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按时缴纳管理费,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数千份无人认领的“弃档”,米女士提醒“弃档”者尽快来人才市场认领,以免到用时再费尽周折。

  “档案”缘何被冷落

  正在省人才市场缴纳档案管理费的肖先生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他告诉笔者:档案里记载的基本上都是正面赞扬的东西,而私营企业对此却并不看重,所以也没要档案。另外,如果单位不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档案一般暂时是用不上的。

  据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副主任吕子杰介绍,导致“弃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现在人们的工作流动性很大,而所在单位对档案大多没有要求,致使一些员工“遗忘”了自己的档案;二是一些从事个体私营的人员,由于暂时用不着档案,便对放在人才市场的档案长期不闻不问;三是一些经济困难的存档者,如下岗职工,无力再承担档案管理费。

  虽然有如此众多的“弃档”,但人才市场出于对档案所有人负责的态度,对其仍予以保留,只要当事人交齐管理费和滞纳金,一般会让他们办理调档等手续,可这也成为部分存档者轻视档案管理的原因之一。

  “弃档者”将无法办理

  养老保险、续接工龄等

  档案是一个人人生经历的重要证明,有时在工作学习中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如在出国政审、职称评定、考研资格鉴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常常需要档案证明,而“弃档”无疑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据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副主任吕子杰介绍,“弃档”对存档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弃档”,档案管理部门将停止为“弃档者”办理养老保险,续接工龄等业务。另外,从经济的角度讲,在2002年之前,档案管理费是5元/月,而现在是20元/月。如果“弃档”发生在1995年,档案主人在2005年补交管理费时,要按新的标准补齐,还要加上滞纳金5元/月,这样算起来,如果按时交只需1380元,而现在却需要3300元。

  据了解,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逐步开始为职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而作为办理保险的重要依据,档案必然不再会受冷落。相信不久的将来,“躺”在省会人力市场的数千份“弃档”也将会找到其各自的主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