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抱团做品牌 制衣赛把企业“缝”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06:48 成都日报

  昨天上午,在簇桥文昌南路某制衣公司,市服装协会组织的成都市第一次服装技能大赛拉开帷幕。10多家服装企业的39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我们搞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让成都服装企业相互交流,各自为政的时代应该结束了,不然成都服装业就看不到希望。”市服装协会负责人说。

  “破茧” 比赛让企业相互交流

  昨天上午8点30分,参加成都首次服装技能大赛的10多家服装企业所派出的39名选手在老总们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参赛现场。比赛地也是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到达后,各家企业的老总、员工立即在这家服装企业各车间转悠起来,看他们的设备,看他们的运转情况,看他们的管理模式,参赛对大家来说反倒是其次了。“虽然在服装企业干这么多年,但成都服装企业之间确实交流得太少。”某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组织这次比赛的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郑万勋说,成都服装企业有2000多家,长期以来大家各自为政,缺乏起码的交流,导致视野不开阔。“福建和浙江温州等地服装行业之所以发展壮大,那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做到信息共享,相互提携,相比之下,成都的企业是把自己包裹起来的。”郑万勋说,比赛事小,但可以让大家相互交流起来。

  尴尬 成都服装品牌效应差

  昨天的比赛是衬衫制作比赛,规定时间是2小时,并按制作时间和制作质量评出名次。所有参赛选手都高质量地提前完成了比赛。郑万勋对记者说,就整个成都的服装行业而言,就设计水平、制作工艺、产品质量都不比其他省份的差,甚至更好。但令人困惑的是,成都服装的声誉就是没有外地的好,很多本地市民根本不买成都服装的账。他分析说,这是因为成都服装的品牌效应差,究其根本则是各企业没有携起手来打造品牌,是一团散沙。

  行动 打造成都团队精神

  郑万勋是成都人,上世纪80年代到深圳,后参与创办了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他告诉记者:“深圳的服装企业都打成一片,为了推出一个品牌,各个企业都在献计献策;福建石狮的服装很有名,他们有很强烈的团队意识。而成都恰恰相反,都关着门搞自己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前年,作为成都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的郑万勋与一些强烈希望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人士一起,开始了打造团队精神的行动。郑万勋告诉记者,加入服装协会的企业由两年前的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比较大的企业已初步聚拢来了,现在是要让他们相互了解,建立信任,之后要为他们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渠道。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打造团队精神。”本报记者邓晓洪张鸣(来源:成都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