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郑和时代缘何消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11:05 大众网-城市信报

  郑和七次远航的伟大壮举与今天已经相隔了600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动发展对外关系,虽然有相应的成本和代价,却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然而,为何明帝国的海上事业在最辉煌的顶峰突然衰落?答案似乎必须从曾经作为它诞生地的遗址中才能找到。

  宝船与奢侈的航行

  相对于整座喧闹的南京城,位于南京滨江路与草场门大街的宝船厂遗址还算是一个静谧的地方,几乎没有游客来参观这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600年前的中国无敌舰队”诞生的地方,茂密的荒草与新修建的石板步道环绕着三座“作塘”,布满藻类的水面使得它们看起来是已经淤塞的沟渠。

  在研究人员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想到600年前在这片江岸上宛如好莱坞巨片一样的场景:来自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各省的能工巧匠,连同家属络绎不绝地来到明帝国的首都。在永乐初年的鼎盛时期,大约有2万~3万人在这里工作。他们按照技能被分为五厢:木作,铁作,舨作,篷作和索作,每厢大约一百户。另外还有更夫,搭罩篷作,以及照料搬运建材马匹的御马监匠役。当船只完成后,作口的门闸就缓缓升起使得江水灌入作塘,从而让宝船直接进入浩荡的长江水道。

  不得不从的警告

  浩荡的宝船队无疑是明成祖好大喜功政策的完美缩影,然而它本身的衰亡也蕴涵在繁荣之中:永乐十四年,大运河整治完成,野心勃勃的朱棣同时决心迁都至北京,在郑和远航的同时,大约超过100万工匠在北京从事建筑工作,终于一场天降的灾难被不满的臣下看作是上天不满的警告:永乐十九年五月九日,一场暴风雨席卷了北京,闪电击中了新近完成的紫禁城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大火在高大的朱红圆柱上迅速地延烧,总计烧毁了250间房子,并烧死了很多人。大火无法控制,终夜肆虐,直至第二天下午才扑灭。

  作为天子,朱棣不得不对这种警告有所反应,他命令暂停铸造铜钱并买办生铜、生丝及西北的马匹,以苏“民困”,“官府不急之物,暂行停止”,并豁免昔年受灾地区的一应税粮,取消了宝船船队的远航,修造工作亦随之停顿。

  航海终止与郑和的命运

  当成祖之子朱高炽即位之后,更是立刻对父亲的政策采取了极端的收缩:立即释放所有因触怒他父亲而被囚禁的官员,这些官员的所有论点,都是要撙节开支、注意“国本”。维持这个八方来朝的帝国代价巨大:大量进贡的外来奢侈品“番货”,不仅要求被全部收下,甚至也要按照“薄来厚往”的原则加倍给予赏赐。在永乐九年,郑和船队初次访问满剌加后,以国王为首,总数达540人的庞大使团来华,赏赐给这些“向化之民”的品物包括黄金百两、宝钞四十万贯、钱两千六百贯,以及成百上千匹的锦绮与帛。这些奢侈品除了堆放在京城的府库中供应朝廷的开支,很难作为流通的资本对整个经济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作为对策,朝廷不得不用这些“番货”来发放官员的工资。《明实录》中就记载,宣宗时,户部就要求北京的文武官员领取苏木、胡椒来作为他们的俸米折钞,苏木每斤折合宝钞五十贯,胡椒每斤折合宝钞一百贯。五品以上京官,7/10的官俸折支胡椒与苏木,3/10发米。

  在郑和的反对者中,最坚决的也许是重掌户部尚书一职的夏原吉,他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保守财政政策,以控制飞涨的通货膨胀。他劝新皇帝不要挖金银矿,不要买宝石、香料、调味料及其他奢侈品,也不要继续宝船船队的远航。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七日这天,朱高炽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颁下了他的第一道圣旨,当中反映了他的东宫教师及僚佐的思想:“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内府该库交收。诸番国有进贡使臣当回去者,只量拨人、船护送其去。但系所差内外官员,即便回京。民捎人等,各放宁家。”而庞大的远洋舰队则被安置在福建长乐与刘家河的港湾内,被永久搁置起来,任其朽坏。

  1477年,是朝廷企图复苏郑和伟大航海事业的最后一次尝试,身兼东厂总管的宦官汪直,曾经索取郑和的航海日志,但兵部郎中刘大夏却焚毁了这一记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