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云贵川资源开发:口号多于行动,观念依然淡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17:38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7月10日电(记者丛峰、李舒、王丽)西南地区近年来虽然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方面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但由于观念、体制的束缚,循环经济大多停留在纸面上,口号多于行动。

  循环经济多是“纸上谈兵”

  记者前不久在四川、云南、贵州采访发现,除个别企业和城市外,绝大多数地方目前都没有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更谈不上具体的措施。

  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说,现在多数人对循环经济还是一知半解,发展循环经济大多停留在口头号召或简单传达文件上,没有人真正地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一些地方把原来的一些企业治污、新上项目环保评价,转身说成“循环经济”,戴上个“帽子”就行了。

  贵阳市是我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2004年9月,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建设循环经济城市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但是,这一法规的内容也只是倡导性的,政策措施不配套,可操作性并不强。

  四川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周继尧说,一些企业虽然已按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产,但只是刚刚起步。由于发展循环经济仍处于“口头宣传”阶段,导致国家相关政策难以“落地”生效。

  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家光喊“过河”,却不造船、搭桥,不研究政策导向,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仅仅依靠企业和地方自觉,这难以起到实效。有关部门需加大监督力度,明确相关技术标准,才能真正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资源开发仍在“有水快流”

  目前,西南省份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县域经济依赖性更强。一些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转型相当困难。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远远没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阶段,资源开发仍需“有水快流”。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耿弘说,对一些地方来讲,“脱贫致富”的手段就是挖矿。

  一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抢挖矿产资源,增加地方税收。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开发的利用率和回采率极低。目前,西南一些省市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小于20%,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9%。

  周继尧建议,应制定和实施适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干部考核制度,如在目标考核中增加能源利用率、安全饮用水普及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标等,以体现每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水资源数量和钢材、铝材、木材等原材料数量,以及所释放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数量等,用制度的刚性扭转地方政府和一些干部的“有水快流”观念。

  节能观念淡漠 监管手段乏力

  今年初,四川省开展了一次节能大检查活动,企业节能观念淡漠、监察部门监管乏力的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

  四川省节能监察中心信息部部长杨勇告诉记者,这次节能大检查提前给了企业10天的准备时间,但许多企业在转制时,把原来的节能部门撤消了,工作也停止了,拿出来的材料还是几年前的。一些民营企业应付现象更为严重,如定员、定岗培训等措施,都是临时拼凑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检查中,一些能耗超标的企业现场承诺尽快整改,但检查过后就没行动了。“我们把要求降到最低,能达标的也就一两家企业。”

  据了解,在四川省400多家重点耗能企业中,能坚持上报能源统计数据的只有10多家,其他企业不是不知道如何上报,就是根本不报。没有能源消耗数据,监察部门也无法做出比较,难以监控一些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单位能耗是否合理。

  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刘祥均说,近几年贵州高耗能企业发展迅猛,但这些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能源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很大。而国家和省级政府机关改革后,原工业部门节能统计渠道已不存在,用能单位能耗、重点产品的单位产品能(电)耗等指标数据收集困难,无法指导全社会的节能工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