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孤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00:57 三秦都市报

  “八·一三”事变后?熏大上海沦陷了。沦陷那一天?熏我还记得?熏天空阴云密布?熏城市在凄风苦雨中染上了一层灰暗的迷雾。我们几个年轻人?熏站在屋顶上悲壮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抗战的路正长?熏我们无须悲伤?熏战火正在广袤的大地上燃烧;至于上海这块土地?熏有着不熄的地火在运行……”(孤岛前后期上海书界散记)

  口述者?押唐培吉

  年龄?押75岁

  身份?押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 原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地点?押上海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就开始谋划从中国腹地开始实施侵略,上海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

  上海这个地方有点复杂,抗日战争期间的上海,是分这么三个阶段的。

  首先是从1937年“八·一三”抗战开始到这一年11月,上海驻防的中国守军和日寇在上海进行顽强的抵抗,就是淞沪会战阶段。淞沪会战可以说是国民党政府打的最艰苦、最顽强的一场战役,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在这里碰了个大钉子。

  第二阶段是从淞沪会战结束,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以外的地区,如闸北。日军还是承认上海租界内其他国家的主权的。

  第三阶段是对美、英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到抗日战争胜利,从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第二天清晨,日军就进入了租界,将租界内的外国领事全部抓到了集中营,上海全部沦陷了。

  这个时期上海的发展是畸形的,人口大量涌进,工业、商业也都恢复了生产,特别是文化、影视都有发展。

  历史上上海特殊的“孤岛”现象,就是指第二阶段。只有原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一小块土地还在外国势力管辖之下,未受日军蹂躏。抗日力量凭借这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条件,进行爱国救亡的活动,尤其是报纸、杂志出版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活动,十分活跃。这就是上海现代史上被称为“孤岛”的时期。

  那时候,中国的文化中心不是北京,是上海,文化力量有一半都在上海。在抗日战争前十年,上海就是当代文化反围剿的阵地,“八·一三”事变以后,文化力量分化为两股也随着向内地迁徙了,一路迁到武汉,再由武汉迁徙到重庆、昆明,代表人物就是郭沫若;另一路迁到了延安,如萧红他们,形成了两个文化中心。但驻守在上海“孤岛”的文化也一直发展着,没有停滞。

  “孤岛”内的电影发展相当惊人,四年里创作出了200多部影片,虽然大部分是粗制滥造的影片,但也不乏一些宣扬抗战的经典作品,那时候是旧中国电影事业的一个高峰。

  工业方面,抗战以前,上海租界内地价高,所以这里的厂子不多,但一开战由战区迁入西区中区英军防线内的工厂有422家,到中国守军西撤后,上海幸存下来的企业恢复开工,大量的人口进入“孤岛”。到了1938年底,租界内工厂数量达到了4700多家,超过战前两倍以上。

  畸形的繁荣

  2005年6月20日,思南路42号,上海市文史馆仍旧保持着解放前的建筑特色,木制的楼梯、办公室大门体现出古朴的风格。

  陶菊隐,《孤岛见闻》的作者,1941年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退出《新闻报》,专门从事文史著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长。从《孤岛见闻》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找出当年“孤岛”这个现象消失前的一丝征兆:

  “日本“登部队”的军司令部设在旧法租界的十三层楼和十八层楼,对外称“上海防军司令部”。从此,旧法租界自迈尔西爱路、霞飞路口至蒲石路口一段,两边筑有短墙及机关枪巢,不许行人及车辆通过。隔不多久,这一军事禁区又向外围扩展:国泰大戏院驻进了日本兵,兰心大戏院被迫停演;再由国泰大戏院向东向北扩展,东西自迈尔西爱路至圣母院路,南北自霞飞路至蒲石路,不论民房或商店,一律勒令迁出。这一带本是旧法租界最繁盛的商业区,现在却成了杀气腾腾的日军大军营了。”

  1937年11月,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守军败退撤出而告终,上海沦陷。

  但在沦陷区,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被日本侵略者控制,这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

  上海租界,犹如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中一座相对安全的“孤岛”,在这座“孤岛”内,为了军需生产而新开设的许多临时小工厂也需要大量的靠工资生活的工人,由于产生了极高的利润,大量的资金和众多的失业者涌入租界,租界内的人口从一百万增加到三百万,他们基本上能够达到生活所需的水平,但却造成了房荒严重的状况。

  从1936年到1941年期间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很明显。在这5年之间,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了一半左右,职员的实际薪水减少了约3分之1以下。以“孤岛”完全沦陷时1941年12月的上海工人的生活费,如果想要维持1936年的衣食住的水平,则需要大约12倍的金额。

  在日伪的掠夺下,“孤岛”外已经是水深火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资料极度匮乏,工业全面萎缩,生活必需品奇缺,通货膨胀,物价狂涨,投机事业空前活跃,“孤岛”的经济是畸形的,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平衡产生了“工不如商,商不如投机囤积”的状况,加快了通货膨胀的速度。

  但“孤岛”内依旧是歌舞升平呈现出一片畸形的繁荣。“孤岛”内的上海人该看戏看戏、该跳舞跳舞,电影照样拍,马也照样跑,在租界区内灯红酒绿里,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战争的存在,尽兴贪恋唯美浪漫的风流情怀。

  到1938年,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上海电影业居然又达到了自己的一个新的繁荣期。小小的孤岛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面制作了近200部电影,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无论是在电影的数量还是制作技术上,孤岛时期的电影业都达到了高峰。

  女子越剧在“孤岛”时期风靡一时,形成越剧发展中的一个兴旺时期,既有社会原因,又与剧种进行了改良有关。有“越剧皇后”之称的姚水娟于1938年从浙江到上海演出,她所在的“越升舞台”是抗战爆发后来上海打天下的第一个女班,演了不到半年,就红得发紫,原因在于她对“孤岛”内观众的意见分析后进行了戏剧改良,但这种繁荣只持续到1941年,繁荣因为战争,没落亦如是。

  1937年-1941年,在大半都在燃烧的中国,能有这二十多平方公里的闲适,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无奈。

  “孤岛”和上海几乎同命运。然而,从地域上来说,“孤岛”仅仅是上海的一部分。固然这一部分由于是租界区,却同样占据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制高点。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英宣战,并进占上海租界,上海全面沦陷,“孤岛”不复存在,“孤岛”的畸形繁荣就此终止。这种局面共持续了4年零一个月。

  孤岛文学

  提到上海的“孤岛”时期,就不能不提到文学史上著名的“孤岛文学”。人们经常会将张爱玲和“孤岛”紧密地联系起来,她的作品《倾城之恋》的确描写了战争对人生、婚姻的改变,但事实上她走红上海滩是在1943年,“孤岛”时期已经结束了。但她和汉奸胡兰成的一段恋史,却给人以“汉奸文学”的口实,而1945年日本在东京召开“大东亚文学会”的作家名单中,也曾经列有张的名字。

  但对于此,张爱玲却旗帜鲜明的登报声明,自己与此事无关系。文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紧密至此。

  大多数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孤岛”的特殊形势使“孤岛文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它紧逼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政权活动的中心南京,这里的文学反映形势迅速,战斗性强?熏表现的形式巧妙多变,同时群众文艺也蓬勃开展。

  南社的柳亚子、文学研究会的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夏丐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骨干阿英、于伶,以及鲁迅夫人许广平等,都继续从事爱国文学创作。其中于伶的《夜上海》、《花溅泪》,及时反映“孤岛”现实,阿英的《碧血花》借历史激励爱国热情,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结合得较好。群众性业余戏剧活动的盛行,以及业余话剧的盛行,都是“孤岛”戏剧运动的重要特征。通俗文学方面?熏赵景深的大鼓词《平型关》,受到称道。

  恶劣的政治环境,并没能阻止文艺新兵的不断涌现。“孤岛文学”虽然地理环境特殊?熏但“孤岛”不孤?熏它和延安、皖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大后方”、香港乃至海外爱国华侨保持着联系。“孤岛”的报刊经常刊登来自上述各地的通讯报道和作家作品。

  上海“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